电流和电压的公式是:I=U/R、U=IR。
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
公式:ΣU=U1+U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公式:ΣU=U1=U2。
扩展资料
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
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成正比关系。有了电压,才有可能产生电流,但是有电压,未必就会产生电流。电压必须加在导体的两端,这样导体中才会产生电流,如果加在不导电的东西的两端,电压仍然存在,但是没有电流。另一方面,电流总是从电压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低的地方。
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V=1J/C。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μV)。
物理规定
物理上规定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即正电荷定向运动的速度的正方向或负电荷定向运动的速度的反方向)。
电流运动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电荷指的是自由电荷,在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电压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I=U/R。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电压U的单位是伏特,电阻R的单位是欧姆。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流是由电压产生的,因此有电流必须要有电压。
相反,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例如一节电池放置在地上,电池的正负极存在电压,但却没有电流;又如一根导体棒在没有回路的情况下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压却没有感应电流。
因此我们引入了电阻的概念,也有了电流的决定式I=U/R,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不能只看一个。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因为电压存在,但是电阻太大(正负极连接的是一段空气,电阻很大),所以认为产生的电流可以忽略。
至于不存在电压,物体不带电就可以了。可是这样是一定没有电流的。
欧姆定律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在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等中欧姆定律将不适用。
欧姆定律定义: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标准式:I=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