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风景名胜区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双龙洞山、赤松山、大盘天和家园里六大景点,其中双龙洞和黄大仙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等。双龙风景名胜区的文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宋朝名相王安石赞为“横贯东南一道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四次游历金华山,对著名的“金华三洞”作了如下概括:“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厅,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者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双龙风景名胜区所处的金华山算不上险峻奇绝,但由于早在东汉时期道教文化鼎盛,被称为“江东名山”,与“五岳”齐名,尤其是黄初平经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写进《神仙传》被尊为黄大仙后,“叱石成羊”的故事广为传播,金华山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成为名冠江南的道教名山和道教圣地。水石奇观、洞中有洞卧船溯入的双龙洞,银瀑飞泻、全国最大洞中瀑布的冰壶洞。双龙洞门票价格:90元网上预订:75旅游注意事项①景区开放时间:8:30—16:30②儿童票:身高12米—15米购买儿童票45元每人,12米以下免票③60周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购票老年票45元每人④门票包含: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金华观、朝真洞、二仙洞、仙瀑洞、黄大仙祖宫出去旅游最好下一个地图软件会方便很多的因为出去玩有时候找不到要去的地方虽然可以打车去但是有的地方距离自己很近的只是不知道在哪有了地图就方便啦我现在就用的是腾讯地图挺好用的可以周边搜索找到自己需要的店或者地点啦
双龙洞的旅游攻略
诸葛八卦村
中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兰溪城城西18公里的诸葛
八卦村
八卦村,古称高隆,村中有3000余诸葛亮 嫡传后裔,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村落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全村房屋呈 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村内弄堂似通非通, 似连非连,曲折玄妙。诸葛村现有保存完好,建于明代的大公堂、丞相祠堂等景点。诸葛村中的民居,均建于明清,构成了一座颇具 规模的建筑群,雕梁画柜,古朴典雅,已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溪地下长河
全国洞府航游之冠。地下长河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为特色,全长2500米,洞内星罗棋布散布着 各种惟妙惟肖的大自然杰作。洞内一条长逾千米的地下长河常年流水不断,清澈见底,游人既可乘舟揽胜又可步 行游览。地下长河所在地还有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赵四**的祖居地。人称此处有两绝“景为江南一绝,情为千古绝唱”。随着六洞山省级森林公园的开发,游客到六洞山,已不再仅仅是游一游“地下 长河”,附近的玉露、紫云、呵呵等洞景,亦自成特色,还有栖真古寺等都成为游人 喜爱的地方。六洞山所处的洞源村,不仅是有名的亿元村,且还是张学良将军夫人赵一荻的祖籍之地。赵四**祖居绮霞园已正式开放,成了六洞山景区中的重要一站。
芝堰村建筑群
2004年6月2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兰溪市芝堰村建筑群榜上有名,成为新“国保”。至此,兰溪市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芝堰村建筑群位于兰溪市黄店镇,为明朝至民国时期的民居,其中明清建筑28座,代表性的建筑有“衍德堂”、“孝思堂”、“济美堂”等。村中街道两侧分布有厅堂9座,邻街店铺4家,过街楼5座,民居客栈数十幢,巷口通道16处。其古建筑或有家谱记载,或有匾额、题刻,相对建造年代可考,建筑时代演变清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芝堰村,其村落古建筑年代之早,数量之多,结构之精美,保存之完整,也属罕见,且元、明、清、民国等四个朝代的各种建筑集于一村,堪称“典型的中国古民居博物馆”,被古建筑研究专家誉为元、明、清、民国建筑研究的“活化石”和“四朝建筑瑰宝村”。
长乐古建筑群
北斗七星半月形长乐古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省金华兰溪,是兰溪市的西大门,与龙游县,建德市交界,古代有“一脚跨三地,一饭香三县”之说,长乐村是中国江南唯一帝王文化景区,传说朱元璋就是在这里得福、得道、得人、得天下,故也称长乐村为长乐福地。朱元璋在这里得到了刘伯温和宋濂等一批开国文臣。村中还留传着刘伯温流传下来的祈福礼斗仪式。
望云楼
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的望云楼,整幢楼雕梁画柱,高浮雕飞禽走兽和牡丹云彩等图案,精致逼真,非常华丽,梁架用材硕大,后进两层厅仍保存完好。望云楼作为元代民居能保存下来,极为罕见,有专家称之为“江南黄金屋”、“一楼值千村”。
中国兰花第一村——兰花村
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花卉中享有较
兰花村
高的地位,兰溪是中国兰花之乡,兰花是兰溪市的市花,为了弘扬兰溪传统的兰文化,兰溪在明正德皇帝曾亲笔题词“兰荫深处”的兰荫山麓建起了兰花村。兰花村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主题公园,也是兰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筑风格突出兰花,建有小桥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后遍植兰花,徜徉在兰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乡的农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兰香幽远的兰荫深处。 兰花因其叶飘逸潇洒,其花幽香清雅,其性高洁典雅,使人心旷神怡,可以陶冶情操,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情有独钟,孔子曰:“兰当为王者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兰花已帝王将相处走入平常百姓家,中国养兰蔚然成风,养兰名家不计其数,更有甚者,把兰花不再是作为观赏植物,不再将其停留于美化环境及养性怡情,而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让中国兰花走向了世界。
芥子园
位于兰溪市兰荫山麓,系仿古园林建筑,袭用李渔生前在江宁孝侯台旁创建之庭园名。为纪念李渔而建。李渔(1610-1680) 字笠翁,兰溪人,清初著名的戏剧理论家,
芥子园
戏剧家和小说家,他的戏剧现论体系早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狄德罗一个世纪,他的戏 剧创作被近代曲学大师吴梅誉为“清代第一”,他在拟话本小说创作方面,与冯梦龙、凌蒙初并驾齐驱,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
芥子园占地105亩,建有亭台楼阁,筑有小桥鱼池,植有名贵花 木。此园虽小,但经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 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游憩其间,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自能励 志励人,催人奋进 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冯其庸有诗云:“顾曲精微数翁,名园小筑亦神工;移向兰溪去,好听秋江一角风。”
白露山
白露山---兰溪旅游景点风光古迹
白露山亦名玉泉山、玉带山,白露峰,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455米,山下有清澈可鉴的镜潭泉,山间有古色古香的乘仙殿,山腰有酷似玉带的白岩,岩下有高峻突兀的仙人石,山巅有古朴幽雅的江南古刹白露寺。白露寺,又称慧教禅寺,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初创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建在白露山黄岩之上,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山寺有大殿两进及厢房70余间,建筑具明清风格,柱础仍保持宋、元特色。素有“濲西第一道场”之称,更有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高悬于大殿之上。
白露寺下黄岩,其寺南悬空数百尺,惊险奇绝,游人登临远眺,可见镜屏、九龙诸山峰峦起伏,迤逦绵延;可是乌龙、富春诸峰耸峙天际,横亘舒展。纵目兰城,隐隐约约,衢婺两江,如带如练;鸟瞰田畦,铺青叠翠,村舍错落,如画似图。
白露山下北麓老鹰岩下,又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墓。周三畏,河南开封人,绍兴十一年(1141),秦桧命他诬害岳飞,他推辞而拒,弃官隐居此山,此后遂葬于斯。后人曾建“忠隐庵”以为纪念。
黄大仙故里
黄湓村,在兰溪市区北隅,东对黄大仙山,西倚兰溪江畔,为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咤石成羊”之神仙——黄初平出生地。
村东入口处矗立石牌楼一座,上嵌“黄大仙故里”五个大字,系出于国家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之手笔。村中田畦平整,古屋错落,古风犹存,百业兴旺。尚留有牧羊路、利市路、黄大仙故居、二仙井等遗迹。
灵羊岛度假村
雁屿洲,又名牧羊仙洲。在黄湓村西斜对面的兰溪江中,形似梭子,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达2000米。洲上绿树掩映,翠竹摇曳,芦苇密布,芳草如茵,相传为黄初平少时牧羊地。传说该州为沉入兰江中的“赤松仙树”幻化而成,所以使该洲不仅成了一个“会浮的洲”,还使其独具仙风灵气,连凫雁都特别喜欢到这里栖息。“平沙落雁”成了兰溪古八景之一。
关于鬼城丰都的传说有哪些
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双龙洞最奇趣的是外洞与内洞之间,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覆盖在一流清泉之上,水道宽丈余,岩底仅离水面一尺左右,进出里洞,只得用小船,人直躺在船底,小船从岩底的水面穿引而入,当穿到岩底中间时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围的岩石一齐朝身上挤压过来,岩石几乎擦着鼻子。进约二三丈,又豁然开朗,被誉为奇观。内洞约有2000多平方米,岩洞深邃。在小船上岸处,抬头仰望,有一条青色钟乳岩纹自东北洞顶蜿蜒而来,另有一条**钟乳石自西北俯冲而至,人们称为“双龙”,龙状清晰可辨,形象逼真。洞内钟乳、石笋奇形怪状,纵横交错。冰壶洞的洞口朝天,深达40多米。俯首下视,寒气袭来,洞不见底,故称“冰壶”。游人可踏着石阶,盘曲通达洞底。冰壶洞内的瀑布从15米左右高的洞顶倾泻,瀑声轰隆,震耳欲聋。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临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圣求真,洞名即由此来。洞中钟乳高悬,石笋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笋形似“观音”,称“观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天窗”,透进一束阳光,宛如半月,也称“一线天”。双龙风景名胜区的文字记载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宋朝名相王安石赞为“横贯东南一道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四次游历金华山,对著名的“金华三洞”作了如下概括:“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厅,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者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双龙风景名胜区所处的金华山算不上险峻奇绝,但由于早在东汉时期道教文化鼎盛,被称为“江东名山”,与“五岳”齐名,尤其是黄初平经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写进《神仙传》被尊为黄大仙后,“叱石成羊”的故事广为传播,金华山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成为名冠江南的道教名山和道教圣地。水石奇观、洞中有洞卧船溯入的双龙洞,银瀑飞泻、全国最大洞中瀑布的冰壶洞,深穹神异、一线幻天百禽朝聚的朝真洞及叱石成羊、福佑仙乡、护宅生财的黄大仙,此“三洞一仙”被誉为“双龙四绝”。从梁武帝萧衍到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十六位帝王为金华山寺观及高僧、道长、隐士赐匾额、领封诰或避难、驻跸。古往今来,李白、王安石、苏轼、陆游、郁达夫、黄宾虹等名人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朱镕基、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都曾在双龙留下足迹。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 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双龙洞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博大丰厚。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情,唐宋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
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叶圣陶曾为此写过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过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彭真等党和国家***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洞内留有多处古今名人的墨宝。
内洞
“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进入内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龙宫了。内洞更大于外洞,面积约35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石钟、地下泉水众多。“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洞内你就可以见到两龙的龙身、龙爪、龙尾了。其他主要景观有“晴雨石”等数十多个岩溶景观,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游客至此,都会忘记尘世的喧嚣,体验“洞中方一日,人间已三载”的神奇。
外洞
外洞宽广高大,面积约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集会。常年洞温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凉。特别是在炎热夏日,金华人和游客到洞中纳凉已成千古风俗,比起天然空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
摩崖石刻
外洞洞壁有众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双龙洞”三字,传为唐人手迹,后由民国交通次长临摹刻撰;南壁“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则为国民党元老、近代书法家于佑任先生之手笔;最里边石壁上还有“水石奇观”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游记碑刻;近代合肥游人的“双龙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将“龙”字反刻,寓意双龙洞的两龙头,要站在洞厅内往外反过来看,才能看到他们的真面貌(见图1)。
吕先生的藏身地
外洞厅北有一挂**“石瀑”,俨然是古人衣袍,这就是传说的“吕先生藏身”景点,相传八仙之一 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又有传说是,有个村姑誓不嫁抢她的财主,被锁困在洞中,吕洞宾就是从这里去营救洞中的村姑的。靠厅北尽头就是“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 等景观,特别是洞中的岩溶景观“仙人田”层层叠叠,使人不由产生来到世外的感觉。
屏石横亘
内外洞之间有巨大的屏石横亘相隔,仅有狭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长15余米,宽3米多。要想进入内洞,只有屏息仰卧小船中,逆水擦岩而过,不得稍做抬头,否则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惊险,游览方式为世界独有(见图2)。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就是描写历史上就是如此探洞的。明朝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400年前,则是向洞前的潘老太太借了澡盆,解衣游进双龙内洞的。
金华山八洞之首
明代的徐霞客根据双龙洞“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的独特景观特点和价值,把它列为“金华山八洞”的第一位。 石钟乳、石笋
石钟乳、石笋都是由石灰质聚集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质溶解在水里,水中的石灰质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在洞顶逐渐形成冰锥状物体,这就叫石钟乳,也叫钟乳石(类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顶的水滴落在地上,石灰质也逐渐聚集起来,越积越高,形成直立的笋状柱体,叫石笋。石笋常与石钟乳上下相对,日久天长,有些石钟乳与石笋连接起来,就成为石柱。石钟乳和石笋都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那些顶天立地的“灵芝柱”,就是石笋和石 钟乳对接起来之后形成的。据说,石笋和石钟乳,每百年才长高一厘米(一公分,十毫米) 曾经在叶圣陶老先生笔下提到过的久负盛名的双龙洞是金华的各种溶洞是“金华四宝”之一,那么有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我们在中学里的地理课应该学过,这种溶洞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我们称之为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亚半岛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而在我国,喀斯特地貌亦称岩溶地貌。这种地貌在地下发育着地下河、溶洞等。而在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石柱,奇形怪状,美不胜收,呆会儿我们进洞后可以大胆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去欣赏他们。除了金华,云南的石林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表现。那么我们先看一下,在洞口的“洞天”两个苍进有力的大字是由宋代书法家吴琳所书。大家可以找一下,双龙在哪里呢?(游客找)其实,我们在洞口是找不到的,我们可以先走进来,抬头往外望,原来两条龙头分别伸在外面,栩栩如生。而龙身却在我们的洞里,那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很久以前金华的人民得到两条龙的保佑,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但时间长了,这里的人民就很懒惰了,就等着天上掉馅饼,两条龙看不过去就躲到洞里去了,于是这里不再风调雨顺,民不聊生。黄大仙看到也是很难过,他就想办法用仙水只把龙头引出来,这样,只要人民比较勤劳的话,还是可以过着舒适的生活的。从此,金华的人民以勤劳著称。
我们再看对面的墙上的“双龙洞”三个字,是不是发现有些问题?对,“龙”字是倒写的,这个意味着龙身就在里面,从里面看出来,才是正面。
那么用一句话来形容双龙洞的最大特点便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这个怎么说呢?原来,双龙洞由内洞和外洞组成,我们从外洞进入内洞必须经此小穴逆水而行,水面离穴顶30余厘米,想进入内洞,必须平卧在船里,仰面擦崖而过,非常有意思。那么讲到这个船呢,我还要提一提两个人,哪两个人呢?他们是中国老***中唯一没有进过双龙洞的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郭沫若。毛泽东晚年的时候因为发福,没有办法卧船进洞,还曾卡在中央进退两难,还是卫兵硬把船往下压才解了围;而郭沫若是因为觉得自己是文人怎能平卧船上让人拉来拉去,自认清高才不肯进洞的。好了,大家就请排队上船,体会一下卧船的乐趣,进了内洞我会聘请景区导游为大家仔细讲解里面的景致的。至宋元佑六年(1091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从此名声大振,游人不绝,誉满东南。宋朝名相王安石赞为横贯东南一道泉。现山、石、水、洞等胜景风貌依然,险、奇、秀、幽的景观气派犹存。双龙风景区位于海拔500——1312米之间,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等为主要旅游活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区划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大盘天、优游园、仙鹤妍、尖峰山等六大景区,景区现规划总面积为797平方公里。神奇的溶洞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神秘的道教文化与森林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呈现了国家公园的雏型。双龙洞天仙境不仅是古代骚人墨客寻幽探胜的世外桃源,更是现代海外侨胞寻仙访迹、朝觐膜拜的圣地。
叶圣陶眼中的双龙洞: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12册 第四课《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双龙洞门票价格
双龙洞门票价格:90元
网上预订:80元
旅游注意事项
1、景区开放时间:8:30——16:30
2、儿童票:身高12米——15米购买儿童票45元每人,12米以下免票
3、60周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购票老年票45元每人
4、 门票包含: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金华观、朝真洞、二仙洞、仙瀑洞、黄大仙。
中国什么地方称作鬼城?
丰都鬼城
开放分类: 旅游、景点、重庆、景区、胜地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地 理
清代
同治八年(1869) 县界:
北岸 东交忠州界,北接忠州、垫江界,西北接涪陵境;
南岸 西南接涪陵境,南接彭水境,东南接石柱及湖北利川界。
民国时期
民国30年 县界:
东连忠县,北接垫江,西毗涪陵,南界彭水、石柱,东南连黔江,东接湖北利川。
民国31年7月,酆、石两县互划插花地:
石柱县将湖海乡第十二、十五保,江池乡第一至四保,长坡乡第一至八保,沙谷乡第九保,划交酆都县;共15保,163甲,1765户,9044人。
酆都县将第四区桥头、中益、龙沙、三会、子河、洗新、栗新、沙子、金铃9乡,第三区武平乡漆潦坝一保,德建乡第六至十四保,平安乡第三、四、五保,太平乡第一保一至五甲,划交石柱县;共1区,9乡,69保,631甲,7276户,37285人。
同年11月,酆都县将崇兴乡嵌入涪陵境内的马鞍山,划交涪陵县三汇乡;计1保,40户,148人。
建国以后
1952年8月,忠、酆两县调整插花边界:
酆属洋渡、太极乡划交忠县,共5826户,22659人。
忠属鸿鹤乡第四至十四村划交酆都县,共2074户,8940人。
同年10月,忠县插入酆都县十直乡的红庙村、贯塘村、七里村、龙头村、和新开村的一、八、九组划交酆都县,共1073户,4278人。
1963年9月,丰都县属丰胜公社交垫江县,计4个生产大队,23个生产队,593户,2091人。
至此,丰都县境东西宽71、76公里,南北长79、85公里,总面积2901、16平方公里。境界为:东依石柱县下路区,南接武隆县后坪公社、彭水县棣棠公社,西靠涪陵县罗云、龙驹公社和垫江县箐口、裴兴公社,北邻忠县任家、庙垭公社。
历 史
丰都原县城-----名山镇,位于县境中部、长江北岸,名山、双桂山南麓,北纬29°53`,东经107°42`,海拔160米。其地古称丰民洲,周时为“巴子别都”,自东汉建县以来,历为县治所在地,曾有三次短暂迁徒。明末连年争战,官署民舍被毁,清初,县官曾侨居高家镇;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商起予在故城宣化门重建县衙。同治九年(1870)治所毁于长江洪水,十一年筑新城于傅家堡,县衙迁新城六口井;光绪三年(1877),知县陆镕复葺旧治,县属迁还。民国29年为避日机轰炸,县府迁麻柳嘴,两年后迁还原处。署址在今商业路,解放后为县人民政府驻地。
民国20年,县城始置名山镇,治所设于名山南麓八圣宫(今肉联厂)。民国29年,分上半城置平都镇,治所设于双桂山南麓巧圣宫(今社会福利院)。民国35年,名山、平都两镇并为五云镇,民国36年复置名山、平都两镇。1950年10月两镇并为城关镇,1951年9月改为城关区,1956年复改为城关镇,1980年7月复名山镇镇名,治所设于今中山路。
古丰都城仅一条河街。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桂仲拳时县暑东南向,较简朴,其后渐向名山、双桂山方向扩建街房;天顺四年(1460)知县柴广初建城恒、弘治年间,知县李毅、明绅重修城墙,高二丈,周长六百丈,设五座城门:东南为宣化门,东迎恩门(又名守智门),南会川门(又名管驿门),西阳和门(又名大西门),北屡丰门(又名北门)。另修东水门、西水门、小东门、小西门四道小门。清顺治、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各时期都补修城墙,城内官署、民房、店铺、学校、庙宇逐年增多。
民国初年,城内外修建房舍,但街道狭窄。民国18至20年,驻军陈兰亭设马路局,拆除城墙及部份民房拓宽街道,建成宽二丈多的三合泥平整路面。纪念碑至公园主街,宽四丈、近一华里、笔直。全城街道两旁植树整齐,房屋多砖木结构,一般是楼下开店,楼上住家。
解放后,多层建筑逐年增多,除县镇各机关、商店、银行、中小学校外,还建有榨菜、酿造、罐头等厂,一般为钢筋水泥结构,地面磨石,有的门面嵌瓷砖。街道为水泥路面,街房呈块壮聚落,城内面积为0、92平方公里,形若关刀,横呈江畔。城西北有汽车站,每日有开往县内区乡及邻县垫江、石柱、涪陵等地班车;南环路、商业场、管驿门外,建有码头,西去涪陵52公里、重庆172公里,东至宜昌476公里、武汉1102公里,班船日夜可乘。名山镇现有人口二万余,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人 物
要说清楚丰都被讹传为鬼城,最早的历史渊源,恐怕要从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国幽都”说起。
巴蜀氐羌部落,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原住在甘肃南部天水一带,由于公元前第十世纪至前九世纪,我国的气候有一次大的变化,西周初年的气候是比较暖和的,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的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两次结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有一个寒冷期,大约延续了一至二个世纪,到春秋时期,气候才温暖起来。因为这个寒冷期,原住在陇南,分布在今天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的氐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经汉水流域而下与巴部落结成了联盟。今湖北襄阳有樊城,应是南迁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经嘉陵江流域而下,迁到川北,川东北地区的“板盾蛮”,就包括了出于氐羌系的部落。
氐羌部落南迁,东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东北地区。
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称为鬼族的两支部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住在幽都。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坠形篇》称:“古之幽都在雁门以北。”一个“幽都”,一个“雁门以北”,就难以说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一带;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雁门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内。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大概就是说“鬼族的首都”吧。
鬼族信巫。肯定有巫术;鬼族有原始宗教,肯定要树立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第一代鬼帝,土伯就这样在古丰都大地上被传为第一神。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过后来张道陵在四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鬼道”,张天师又吸收低羌部落的巫术作为他驱鬼治病的法术;后来道教又封酆都为游治之一,其间与巴蜀第一代鬼帝被传为住在古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丰都自助游攻略
从朝天门坐车出发。经过长寿—涪陵—丰都。差不多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重庆到涪陵这一段为全高速路,涪陵到丰都为二级公路,路费差不多是60块钱左右吧,你还可以直接坐船到丰都,在船上还可以悠闲的赏赏一路的江景,到达丰都后,那就看你们怎么玩了,首先肯定要去玩的就是鬼城名山了噻,那里面的好玩的东西可多了,门票嘛,不是很贵,80块钱,保证你玩得很满意的。到了晚上嘛,去新县城那边住,那边的宾馆一晚上也不贵,那个算得上是星级的宏声宾馆一晚也就170左右,如果你觉得高了,也有便宜的,一晚50块钱,电视、浴室,空调也都有的,保证你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到了第二天嘛,你就去丰都新县城转一圈,现在这新修的新县城呀,差不多跟重庆的主城区一样吧,看看这个三峡移民库区的人民们把他们的家乡建设得这么的漂亮。不难感叹三峡移民真伟大啊!转玩后,你还不得不去一个地方哦,那就是著名的雪玉洞啦,那个地方呀,简直就是人间的天堂,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雕塑呀。
转录朱德前辈的一首名诗,与孤藤子网友共勉:
朱德同志游七星岩时,作诗赞颂:
七星降人间,仙姿实可攀久居高要地,仍是发冲冠
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
有人说:人生的高度是参照于他/她的气度的,很有道理
门票:60元 鬼王石刻景区:25元 南天湖景区:20元 龙河漂流:88元/人
鬼城“丰都”,距重庆市区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是顺游长江三峡的第一个旅游景区,传说这里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 “鬼城”丰都天下独有,举世闻名,丰都旅游已成为长江三峡旅游风景中一幕最动人最抢眼的色彩。
丰都“鬼城”,景点独特,内涵丰富,冠绝宇内。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景区名胜古迹名山,有国内最大的鬼神动态人文景观鬼国神宫;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还有堪称世界之最的鬼王石刻,中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汉墓群,惊险刺激的龙河飘流,风景优美的四坪低海拔森林公园休闲度假。按“鬼城”之说人死后必来丰都报到,而人在生前到“鬼城”走一遍,将有幸饱览奇绝的景观,感触独特的风情,得到一份终生难忘的享受。
鬼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这里流传着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景点介绍: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市区172千米。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丰都即隶属巴国,曾作过国都。秦汉时为枳县地。东汉永元二年(90年),因城东有平都山,改名平都县。隋代取长江中“丰稳坝”首字与“平都山”之“都”字改称“丰都。 名山古刹多达27座。“阴曹地府”塑像群分别模拟人间诉讼、法庭、监狱、酷刑等,构思奇特,神态逼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狱的观念。山上还有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的碑刻题咏。与名山毗邻,位于丰都西北隅的双桂山,亦是游览胜地。山上有100多个品种的树木共50余万株,其中珍稀树木20余种。山上主要景点有孔庙、鹿鸣寺、苏公祠、恩来亭、护国亭、良缘亭、贺龙阁等。 名山由来-古平都山即今名山。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更名。“鬼国幽都”之说由平都山而起,据《丰都县志》和晋人葛洪《神仙传》载,民间传云,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两方士曾于平都山修炼成仙,道家遂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附会“阴、王”为“阴王”,平都山亦渐附会为“阴都”。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地 理
清代
同治八年(1869) 县界:
北岸 东交忠州界,北接忠州、垫江界,西北接涪陵境;
南岸 西南接涪陵境,南接彭水境,东南接石柱及湖北利川界。
民国时期
民国30年 县界:
东连忠县,北接垫江,西毗涪陵,南界彭水、石柱,东南连黔江,东接湖北利川。
民国31年7月,酆、石两县互划插花地:
石柱县将湖海乡第十二、十五保,江池乡第一至四保,长坡乡第一至八保,沙谷乡第九保,划交酆都县;共15保,163甲,1765户,9044人。
酆都县将第四区桥头、中益、龙沙、三会、子河、洗新、栗新、沙子、金铃9乡,第三区武平乡漆潦坝一保,德建乡第六至十四保,平安乡第三、四、五保,太平乡第一保一至五甲,划交石柱县;共1区,9乡,69保,631甲,7276户,37285人。
同年11月,酆都县将崇兴乡嵌入涪陵境内的马鞍山,划交涪陵县三汇乡;计1保,40户,148人。
建国以后
1952年8月,忠、酆两县调整插花边界:
酆属洋渡、太极乡划交忠县,共5826户,22659人。
忠属鸿鹤乡第四至十四村划交酆都县,共2074户,8940人。
同年10月,忠县插入酆都县十直乡的红庙村、贯塘村、七里村、龙头村、和新开村的一、八、九组划交酆都县,共1073户,4278人。
1963年9月,丰都县属丰胜公社交垫江县,计4个生产大队,23个生产队,593户,2091人。
至此,丰都县境东西宽71、76公里,南北长79、85公里,总面积2901、16平方公里。境界为:东依石柱县下路区,南接武隆县后坪公社、彭水县棣棠公社,西靠涪陵县罗云、龙驹公社和垫江县箐口、裴兴公社,北邻忠县任家、庙垭公社。
历 史
丰都原县城-----名山镇,位于县境中部、长江北岸,名山、双桂山南麓,北纬29°53`,东经107°42`,海拔160米。其地古称丰民洲,周时为“巴子别都”,自东汉建县以来,历为县治所在地,曾有三次短暂迁徙。明末连年争战,官署民舍被毁,清初,县官曾侨居高家镇;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商起予在故城宣化门重建县衙。同治九年(1870)治所毁于长江洪水,十一年筑新城于傅家堡,县衙迁新城六口井;光绪三年(1877),知县陆镕复葺旧治,县属迁还。民国29年为避日机轰炸,县府迁麻柳嘴,两年后迁还原处。署址在今商业路,解放后为县人民政府驻地。
民国20年,县城始置名山镇,治所设于名山南麓八圣宫(今肉联厂)。民国29年,分上半城置平都镇,治所设于双桂山南麓巧圣宫(今社会福利院)。民国35年,名山、平都两镇并为五云镇,民国36年复置名山、平都两镇。1950年10月两镇并为城关镇,1951年9月改为城关区,1956年复改为城关镇,1980年7月复名山镇镇名,治所设于今中山路。
古丰都城仅一条河街。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桂仲拳时县暑东南向,较简朴,其后渐向名山、双桂山方向扩建街房;天顺四年(1460)知县柴广初建城恒、弘治年间,知县李毅、明绅重修城墙,高二丈,周长六百丈,设五座城门:东南为宣化门,东迎恩门(又名守智门),南会川门(又名管驿门),西阳和门(又名大西门),北屡丰门(又名北门)。另修东水门、西水门、小东门、小西门四道小门。清顺治、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各时期都补修城墙,城内官署、民房、店铺、学校、庙宇逐年增多。
民国初年,城内外修建房舍,但街道狭窄。民国18至20年,驻军陈兰亭设马路局,拆除城墙及部份民房拓宽街道,建成宽二丈多的三合泥平整路面。纪念碑至公园主街,宽四丈、近一华里、笔直。全城街道两旁植树整齐,房屋多砖木结构,一般是楼下开店,楼上住家。
解放后,多层建筑逐年增多,除县镇各机关、商店、银行、中小学校外,还建有榨菜、酿造、罐头等厂,一般为钢筋水泥结构,地面磨石,有的门面嵌瓷砖。街道为水泥路面,街房呈块壮聚落,城内面积为0、92平方公里,形若关刀,横呈江畔。城西北有汽车站,每日有开往县内区乡及邻县垫江、石柱、涪陵等地班车;南环路、商业场、管驿门外,建有码头,西去涪陵52公里、重庆172公里,东至宜昌476公里、武汉1102公里,班船日夜可乘。名山镇现有人口二万余,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人 物
要说清楚丰都被讹传为鬼城,最早的历史渊源,恐怕要从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国幽都”说起。
巴蜀氐羌部落,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原住在甘肃南部天水一带,由于公元前第十世纪至前九世纪,我国的气候有一次大的变化,西周初年的气候是比较暖和的,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的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两次结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有一个寒冷期,大约延续了一至二个世纪,到春秋时期,气候才温暖起来。因为这个寒冷期,原住在陇南,分布在今天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的氐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经汉水流域而下与巴部落结成了联盟。今湖北襄阳有樊城,应是南迁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经嘉陵江流域而下,迁到川北,川东北地区的“板盾蛮”,就包括了出于氐羌系的部落。
氐羌部落南迁,东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东北地区。
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称为鬼族的两支部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住在幽都。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坠形篇》称:“古之幽都在雁门以北。”一个“幽都”,一个“雁门以北”,就难以说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一带;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雁门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内。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大概就是说“鬼族的首都”吧。
鬼族信巫。肯定有巫术;鬼族有原始宗教,肯定要树立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第一代鬼帝,土伯就这样在古丰都大地上被传为第一神。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过后来张道陵在四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鬼道”,张天师又吸收低羌部落的巫术作为他驱鬼治病的法术;后来道教又封酆都为游治之一,其间与巴蜀第一代鬼帝被传为住在古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丰都自助游攻略
从朝天门坐车出发。经过长寿—涪陵—丰都。差不多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重庆到涪陵这一段为全高速路,涪陵到丰都为二级公路,路费差不多是60块钱左右吧,你还可以直接坐船到丰都,在船上还可以悠闲的赏赏一路的江景,到达丰都后,那就看你们怎么玩了,首先肯定要去玩的就是鬼城名山了噻,那里面的好玩的东西可多了,门票嘛,不是很贵,80块钱,保证你玩得很满意的。到了晚上嘛,去新县城那边住,那边的宾馆一晚上也不贵,那个算得上是星级的宏声宾馆一晚也就170左右,如果你觉得高了,也有便宜的,一晚50块钱,电视、浴室,空调也都有的,保证你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到了第二天嘛,你就去丰都新县城转一圈,现在这新修的新县城呀,差不多跟重庆的主城区一样吧,看看这个三峡移民库区的人民们把他们的家乡建设得这么的漂亮。不难感叹三峡移民真伟大啊!转玩后,你还不得不去一个地方哦,那就是著名的雪玉洞啦,那个地方呀,简直就是人间的天堂,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雕塑呀。
鬼城
经外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十宣穴。
狭义的鬼城指丰都名山,广义地说指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