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采用新型人工制作网箱养殖商品鳝,具有投入少、产量高、饲养管理容易且效益好等多种优点,网箱养殖黄鳝要想取得成功,还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选网箱。养殖黄鳝的网箱最好选择网目大小为10~36目的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作,网箱以长6米、宽2米、高1~15米为宜,也可以根据塘口大小灵活调整,但宽度不宜超过3米。网箱上设置盖网。网箱四角用木桩或毛竹固定。网箱上缘高出水面70~80厘米,箱体入水60~70厘米。网箱单排或多排排列,每列相隔2~4米。网箱在鳝种入箱前10~15天下水,以利于网片上形成藻类生物膜,避免鳝种摩擦受伤。池塘网箱设置面积占水体总面积的30%~40%,最高不超过50%。网箱固定后放养水花生,鳝种放养时,水花生覆盖面应占箱体面积的80%左右,水花生放养前去根洗净,用5%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以防止水蛭等有害生物或虫卵带入网箱。
2、选鳝种。可选择鳝体**或略带金**且其中有较大的黑褐色斑点,或鳝体呈青**、杂斑较小的鳝鱼进行人工养殖。水温在15℃以上时均可放养,一般每平方米放07~1千克鳝种,前期适当稀放,后期适当密集。苗种在放养前先用3%~4%盐水浸泡5~10分钟后清水冲洗再入池放养。
3、防疫病。鳝病以防为主,定期对整个池塘用生石灰消毒和用硫酸铜灭虫,每隔15天对网箱黄鳝用磺胺类药物拌料投喂,预防在养殖期间发生鳝病。网箱养鳝易患水霉病,为防止早期鳝苗体表受伤,可用5%食盐水浸泡5分钟,效果较好。黄鳝吃了腐败食物或吃食过饱易引起肠炎病,防治方法:每千克黄鳝用大蒜20克、食盐10克分别捣烂拌饵,连喂3~5天。
网箱养鱼对环境的要求?
黑鱼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池塘水质要求较低,可以高密度养殖,每亩池塘可放养鱼种8000~10000尾,产量可达4000~5000千克,黑鱼生长速度快,早春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黑鱼发病少,成活率高,成鱼运输简单,便于远距离销售。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黑鱼网箱的养殖技术,我们都应黑鱼网箱的养殖技术,我们都应该注意什么?
1养殖水域条件的选择
乌鳢耐氧力强,对水质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一般具有一定的水深和阔度的外河水域均可发展乌鳢网箱养殖。但根据乌鳢的生活习性宜选择微流水和环境安静的水域,并且没有有害污染物流入。
2密度
这种鱼的活动能力比较强,而且互相之间喜欢追斗,所以在养殖的密度上,宜小不宜大。但是密度太小,也会造成成本上升,所以为了保证足够的效益,一般是建议每平米养十二尾左右,最多不超过十六尾。鱼苗的规格,也应该在一百五十克以下,只有在这种密度之下,黑鱼才能够正常地生长,否则的话,密度过大,就会有一些黑鱼吃不到饵料,最终变得相对弱小,从而被其他的黑鱼吃掉。
3饲料喂养
黑鱼是一种食肉性鱼类,目前,养殖户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喂食新鲜发野生的鱼类作为诱饵,也可以使用冷冻海鱼,饲料要求新鲜可口。通常,喂食一般要从4月初开始,每天喂食一到两次,每日喂食量为食盒中鱼总重量的7%。在鱼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季节中,喂食应充足以确保其营养充分,促进快速生长,并根据食物摄入量和天气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网箱养殖如何把好投喂关?
网箱养鱼的水域多为水库、湖泊或水流极缓的江河。这些水域环境都有其特点,如水库的环境特点介于河、湖之间,水流缓慢,这是水库与湖泊的相似点。
一般水库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区段,在水的深度上有些差别,其水深以下游为最深;上游最浅。鱼类生活在水中,因此水的环境条件十分重要。
要使网箱中饲养的鱼长得好,水质必须良好,水中溶氧要充足,水温和水化学组成要适当。另外,对养殖鱼的习性、食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应有所了解,以利于网箱养殖生产。
扩展资料:
网箱养鱼的水域选择
在足够深度的池塘,架网箱养殖,让鱼不与泥土接触,更能提高鱼的加工性 能和品质,提高鱼价。 网箱最好采用“品”字形或梅花形排列,这样网箱之间能错开位置,有利于鱼类生长。网箱的间距应尽可能大,最好在20米以上。
大型水库若选用串联式网箱,每组串联不要超过6个,两组间距不得少于500米。此外,还要考虑网箱设置的密度问题,若网箱设置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不应求,鱼类生长会受到抑制;若网箱设置密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发挥水域的生产潜力。设置网箱时应因地制宜,灵活掌。
(1)网箱应选择不利环境因子少的区域。网箱设置区无污染,无障碍物,同时要避开交通航道。
(2)设置网箱的水域应选避风、向阳、水面宽阔、日照条件好的库湾、湖泊。 这样的水域水温高,有利鱼类生长,同时还可避免大风浪和汛期洪水对网箱的危害。
(3)利用天然饵料养殖鲢、鳙鱼的网箱,应选择靠居民点和农田多的区域,这样的水域,从山林、农田、村庄流入的腐植质和肥水较多,食料生物丰富,有利 鱼类的生长。
-网箱养鱼
1斑点叉尾原来属于肉食性鱼类,经多年养殖驯化,已转变为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在网箱养殖中可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也可投喂糠、麸、鱼粉、豆饼、玉米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但要求蛋白质含量达到34%~36%,在鱼体长到6厘米以前投喂粉状饲料,6厘米以后可使用粒径2~4毫米的颗粒饲料,一般水温在15~34℃的情况下均可投喂。
2在投喂时首先要进行驯化。斑点叉尾虽为底层鱼,但经驯化也可上浮抢食。一般鱼种进箱后必须进行1周的驯化。驯化方法是先敲击饲料桶或盆,使之形成条件反射。每日驯化两次,在7~8时和16~17时,按照“慢—快—慢”的节奏和“少—多—少”的原则掌握投饲速度与投喂量。投喂量应根据水温、鱼类规格及其实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每次投喂以鱼不再集群抢食为止。
3一般在鱼苗培育阶段,日投饲量占鱼体总重的8%,成鱼阶段在水温15℃以上时,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3%,15℃以下时为1%,每天投喂上午占40%,下午占60%。另外,斑点叉尾喜欢在阴暗的光线下摄食,有昼伏夜出的习惯,故夏季可在网箱附近挂上黑光灯诱虫为食,利用库区昆虫资源多的优势养鱼。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病虫害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