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脂肪营养 水产动物对脂肪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饲料中的高热量物质,同时是鱼体所需的各种必需脂肪酸的来源之一。鱼类对脂肪的消化率很高,可达90%,甚至有的脂肪完全被消化吸收。所以,从鱼类营养需求的角度来看,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脂肪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草鱼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为36%,罗非鱼、鲫鱼为62%,鲤鱼在高温季节为5%~10%,在低温季节为5%。
(2)碳水化合物营养 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有限,其利用能力的高低又随鱼的种类而异。一般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的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肉食性鱼类高。一般认为,温水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适宜含量为30%左右,冷水性鱼类为21%左右。多数鱼类仅能利用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等,但鲤鱼、美国沟鲇似乎对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类)利用得更好一点。如草鱼类以多种草类为食,并能维持其正常代谢和生长,它也能很好地适应低蛋白、高淀粉和高纤维饲料;肉食性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相当差,如鳗鲡饲料中的淀粉只能在10%左右;<img src="http://4794224236/baidu/siliaojiagongyutiaozhiwenda/19787109122031020001_0143_1gif$鱼饲料中的淀粉允许量仅为5%,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性差由鱼类生理特性所决定。对虾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较差,饲料中不宜超过20%。
粗纤维在植物性饲料中占的比例较高,在鱼饲料常用的饼粕类和糠麸类原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在3%~20%。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其他营养素扩散和消化吸收,也有助于粪便的排出,是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组分。鱼类能否消化粗纤维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多数实验表明,鱼类,包括草鱼,不能消化粗纤维。但是也有实验证明,草鱼肠道内有纤维素酶的活性,同位素标记实验显示草鱼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3%~6%。虽然有不同的结果,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草鱼即使能利用粗纤维,其利用率也很低。因此,设计鱼饲料配方时最好不要考虑粗纤维所提供的能量,不妨把它当作安全余量。据我国的饲料标准,粗纤维含量在鲤鱼饲料不应大于10%,草鱼饲料不应大于12%。
秦皇岛水产动物种类,这些动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环境因子:
1光照:对于依靠视觉摄食的水产动物,光照是影响摄食量的最大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光对于视觉摄食鱼类是必须的,并存在一个适宜光强范围,,在此范围内鱼类摄食量最为活跃,
摄食率最高。
2温度:水温对鱼虾的摄食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摄食量越大,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摄食量。
3盐度:盐度对有些水产动物的摄食也有明显影响,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摄食率。
(2)饥饿:水产动物在饥饿或营养缺乏后,重新摄食后会表现出一个速度的迸发式生长,其摄食一开始增加随后下降最后趋于恒定。
(3)体重:鱼虾在生长的时候体重增加,摄食量也加大,但单位体重的摄食量下降。
(4)应激:当鱼虾处于应激状态下,会降低摄食水平,其影响程度各异,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5)饲料
1饲料质量:一般来说饲料质量越高,投食量可以相应的减少,反之则相应的增加。
2饲料颗粒的大小:食物颗粒的大小必须与鱼虾等动物相适应,使水产动物摄食时间短耗能小。
3活饵密度:饵料密度适应,可提高食物碰见率,摄食耗能降低。
4饲料的色香味:水产动物对事物中一些特殊的化学气味的反应具有高度的中间特异性。
水产饵料动物有哪些
秦皇岛水产生物调查报告
前言
秦皇岛的水产主要有鱼类、虾、棘皮动物、甲壳动物,本调查报告主要介绍罗非鱼、对虾、河蟹、海参。
主要
罗非鱼
种类:罗非鱼(Tilapia)为一种中小形鱼类。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
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营养价值: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如何可持续性发展:人工养殖,控制水污染、限制使用化学产品和抗生素,采用漂浮式网箱(floating cages)养殖,把对环境影响的程度降低到最小化。
对虾
种类: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
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海水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成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养殖取水区潮流应通畅。
营养价值:
100克对虾肉中含有水分77克、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0.2克、钙35毫克、磷150毫克、铁0.1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1.7毫克,蕴含热量90千卡。用对虾制作的鲁菜菜看如“清蒸大虾”、“烹虾段”、“炸虾段”、“红烧大虾”等均久负盛名。对虾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补气健胃,壮阳补精,具强身延寿之功能,主治神经衰弱、肾虚阳痿、脾胃虚弱、疮口不愈等症。
如何可持续性发展:人工养殖,科学投喂饲料、调控虾池水色,防止水质变化、虾池水中有害因素的调控、调节虾池水温。
河蟹
种类: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
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
营养价值:每100克河蟹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4%维生素A5960国际单位,皆高于一般水产品。
如何可持续性发展:管理水质、减少排放、人工养殖。
海参
种类:中国通称的海参(Sea cucumber),包括所谓“海地瓜”的全部动物或指干海参。狭义指海参属。海参属是海参纲最大的属,包括120多种。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或Holothurioidea)1,100种无脊椎动物的统称。食用海参如海参属(Holothuria)、刺参属(Stichopus)和梅花参属(Thelonota)的种类。各地海洋中均有,多在浅水中,但有时也在深水中。主要产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参属的80~100种多在珊瑚礁。
海参又名刺参、海鼠、海黄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6亿年,古人发现“其性温补,足敌人参”,因补益作用而得名。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
我国海域出产的可以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其中刺参营养价值最高,主要产于黄海、渤海海域,也就是辽宁沿海和山东沿海等地,又称北方刺参。其形态特征是:体圆柱形,长20-40厘米。前端口周生有20个触手。背面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体色黄褐、黑褐、绿褐、纯白或灰白等。喜栖水流缓稳、海藻丰富的细沙海底和岩礁底。
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海参多栖息于水深13-15m的海藻繁茂、风浪冲击小、水流缓慢、透明度较大、无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生活生深自低潮线以下2-20m,幼小者生活在浅水底,个体较大者生活在深水底。夏眠从夏至开始约100天。当水温下降到20℃以下时即解除夏眠。刺参具有很强的再生习性,当处在不良生活条件下,体壁强烈收缩,从肛门排出内脏,如消化管、中短波吸树、生殖腺等,条件转好时,再生新内脏。切去身体的一段仍可再生。以小型动植物为食,如腹足类、桡足类、软体动物的幼贝和硅藻及有机质碎屑等。海参为雌雄异体,生殖腺5-6月成熟。体外受精。经数个变态幼虫后发育成稚参,再进一步成长为成参。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地从肛门抛向敌害。失去内脏后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体内会重新长出内脏。海参移动极为缓慢,每小时仅能移动4米,比蜗牛还慢,所以善于伪装,肤色和环境类似;同时依靠排出内脏迷惑天敌与强大的再生能力来维持生存。只要水温和水质适宜,即使海参被切除一半或被天敌吃掉一半,海参可以在几个月后重新长出全部身体,但前提是剩下的一半必须有头部或肛门,因为生长细胞集中于这两个部位。海参的天敌是螃蟹。营养价值: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除三焦火热。同鸭肉烹食,可以治愈劳怯虚损等疾,同鸭肉煮食,治肺虚咳嗽。孕妇吃了可以减少妊娠纹。富含人体所需的钾、钠、钙、镁、锌、硒等矿物成分 如何可持续性发展:管理水质、减少排放、人工养殖。
结尾为了这些水产动物,我们应保护好环境。
水产动物养殖前景及方法分析
水产饵料动物常见的种类有水蚯蚓、轮虫、卤虫、水溞、沙蚕等,如长足轮虫、三肢轮虫、艾比湖卤虫、红虫等。水产饵料动物是水产养殖动物生物饵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提供给水产动物作为食物的动物。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水产品养殖产量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产业的总产值呈稳定增长态势。同时,由于养殖技术的提高,我国的水产养殖的产出销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向好。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养殖水域周边污染、养殖布局不合理,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等问题。对此,2019 年 2 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至 2022 年,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将取得明显进展。
1、2019 年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总产值稳定增长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产业的总产值呈稳定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5-2019 年,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和淡水养殖产业总产值分别保持了 5% 和 2% 左右的年均增长率。2019 年,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总产值为 939163 亿元。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 354203 亿元,淡水养殖总产值为 58496 亿元。
2、海水、淡水养殖面积双双下降
在我国海水、淡水养殖产量和产值总体提升的情形下,海水、淡水养殖面积却双双下降,说明我国的养殖技术在逐年优化、养殖产出效率逐年提高。
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为 20137 万公顷,同比减少 144%; 淡水养殖面积为 51167 万公顷,同比减少 058%。
海水养殖面积分水域来看,2019 年,海水养殖面积中占比最大的是海上水域,养殖面积约 11243 万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的 56%; 其次是滩涂,养殖面积 5878 万公顷,占比 29%。
淡水养殖面积分水面类型来看,2019 年,淡水养殖面积中占比最大的是池塘,养殖面积约 26444 万公顷,占淡水养殖面积的 52%; 其次是水库,养殖面积为 14172 万公顷,占比 28%。
3、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绿色养殖 " 是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向好,自 2013 年以来,产地监督抽查合格率都在 99% 以上。市场例行监测合格率也由 2013 年的 944% 提高到 2018 年的 971%,多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养殖水域周边污染、养殖布局不合理,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等问题。对此,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9 年 2 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