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地处理好矛盾,首先就要正确地看待矛盾。事实上,矛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用来处理矛盾的方法。很多事情,本来其实只是小误会;本来解释一下,就完全可以解决的。可偏偏因为某些人为的因素而被扩大化和复杂化了。要是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的话,又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如果真能心平气和地坐着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即使产生了矛盾,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2
真正让人心烦意乱的,并不是矛盾本身,而是大家用来处理矛盾的那些小手段、小技巧。因为他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地跟你玩“阴阳两面手”,所以,你才会心烦意乱的嘛;因为你知道,有了矛盾,就必然会附带着产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所以,你才会怕矛盾的嘛。这一切都说明,真正搞得你心烦意乱和筋疲力尽的并不是矛盾本身,而是对方在矛盾产生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所使用的手段。
3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观念不同、行为方式不同、习惯不同、爱好不同和利益不尽相同,所以,只要有合作,就必定同时会有矛盾。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吧。正因为产生矛盾的必然性,所以,才有了“协调”的必要性。
4
在如何处理因合伙而产生的内部矛盾的问题上,“管理的关键就是解决问题。”当合伙中产生内部矛盾和出现问题时,作为管理者,你的责任就是要去处理好这些矛盾,而不是去回避矛盾。?
提到创业,在当前的大环境之下,人们并不陌生,然而,除了个人创业这种形式之外,同时还有着在当前创业市场也非常受欢迎的合伙创业。另外,团队创业模式也开始盛行。那么,合伙创业和团队创业哪个更好?
这两年互联网界“合伙创业”、“众筹合伙人”、”合伙人机制“等关于创业的词语很火,但是作为创业者几乎都认可:合伙创业问题多,不靠谱。
怎么回事呢?
个人理解,大家原来以为的合伙创业,就是传统的创业方式,几个人,一起投资,一起经营,一起经营管理,一起亏损或者一起分钱.....好处明显:分散风险,集合每个人的优势和能力;弊端也很明显:彼此不信任容易推诿扯皮,最后散伙。
互联网行业说的”合伙创业“,个人以为更精确的说法是:团队创业。其优势是:容易形成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的战斗力;坏处是:团队创业对创始人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两者区别很明显,原来的合伙,也许合的是资金,是技术,或者就是单纯的人力,是由于资源的缺失而导致的合作行为。互联网行业里的”合伙“合的更多是能力,创业者缺什么往往就去找到能够补齐自己短板的人,别人是加入你,往往不需要投资金钱。
第一笔投资基本上都是创始人出,就算已经有投资人,投资人只算投资人,专业的投资人基本不参与企业日常经意管理,只提供一些资源和协助,合的更多是能力。从持有公司股份比率上看,互联网界”合伙人“往往比传统的”合伙人“低,且人数普遍都在三个以上。
从经营管理上看,互联网界”合伙人“往往只负责公司的一个项目或者项目的板块,最明显的”小米“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哪里出问题就去找到这个部门负责人去解决,不需要直接面对所有合伙人;而传统的合伙方式,企业出问题,都是合伙人商量着解决,甚至需要投票决策,往往容易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彼此不信任而散伙。
团队创业对外往往只有团队创始人才能代表这家企业,而传统的合伙创业基本上每个合伙人都能代表企业。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合伙创业的合伙人往往是共同解决问题,或者要不合伙人之间相互推诿、指责;而团队创业往往是团队领袖主动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责任。最后从结果上看,互联网团队创业成功是普遍现象,比如知名的阿里十八罗汉、腾讯五虎、小米豪华的创业团队,而传统合伙创业成功的案例不多。
相信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团队创业的重要性,但是我个人感觉许多人对团队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一群人刚开始只叫在一起;一段时间磨合筛选以后,有了共同的追求以后叫团伙;最后形成战斗力了才叫团队,但是多久形成就存在个体差异了,这和团队***有很大关系。
传统的认知从潜意识里告诉我们,人才非常稀缺,很难找到,而且非常难相处,今天的情形有些不同,首先人才从古至今都是稀缺、昂贵的,最好的人才往往是请来的、甚至是高价挖角过来的;同时找到一个这样的人,往往可以找到一堆同样优秀的人,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至于团队协作方面,今天的人才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的一群人,基本上都是有素养的人,基本上都很容易相处,而且同样优秀的人放在一起做事,往往沟通、协作起来很容易,做事效率很高,反而是团队水平层次不齐容易导致人员流失问题。
所以说,如果我们选择创业,同时还需要合伙人,与其选择合伙创业,不如选择团队创业,优势更多,同时也更值得人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