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与电位的关系是什么?

核心提示电压和电位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电位与电压的单位都是V,看似一样,但电位需要有一个参考点,某点相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作该点的电位;而电压指电位差,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就是这两点间的电压。电流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位和低电位之

电压和电位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电位与电压的单位都是V,看似一样,但电位需要有一个参考点,某点相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作该点的电位;而电压指电位差,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就是这两点间的电压。

电流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位和低电位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位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

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高低,一般是用单位伏特表示,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高电压可以用千伏(kV)表示,低电压可以用毫伏(mV)表示。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千伏 (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静电场的标势称为电势,或称为静电势。在电场中,某点电荷的电势能跟它所带的电荷量(与正负有关,计算时将电势能和电荷的正负都带入即可判断该点电势大小及正负)之比,叫做这点的电势(也可称电位),通常用φ来表示。

电势是从能量角度上描述电场的物理量。(电场强度则是从力的角度描述电场)。电势差能在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当电势差相当大时,空气等绝缘体也会变为导体)。电势也被称为电位。

电流电压功率计算公式是W=I2*R,V=IR,W=V2/R,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电压*电流。电流I,电压V,功率W,电阻R,频率F。

电流电压功率计算公式,当电压确定后,电流与功率成正比,(功率)=(电流)·(电压),W(瓦特)=I(安培)·V(伏特),380V的电流电压功率计算公式:I=P/(1.732*U*cosφ)U=电源电压P=1.732*U*I*cosφ,220V的电流电压功率计算公式:I=P/(U*cosφ)U=电源电压P=U*I*cosφ电流。

电压方向

电压的方向规定与电场力方向一致,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和电流一样,在电路图上所标的电压和电位的方向都是参考方向。用→或+,-表示。

应当指出的是电压和电位的区别在于,电压是一个绝对值,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而电位是一个相对值,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因为参考点的改变必然影响电位差的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电压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