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的传统乐曲都有标题,大致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命名:
(1)根据乐曲的结构特征,如《句句双》。
(2)借用戏曲剧目、曲牌的名称或沿用元、明以来南北曲牌的名称,如《闹元宵》、《柳青娘》、《柳摇金》、《洞房赞》、《桂枝香》等。
(3)根据地名命名,如《泰山景》、《小游西湖》等。
(4)以动物、花草名命名,如《鹁鸪》、《逗蛐蛐》、《五匹马》、《茉莉花》、《小红梅》等。
(5)借用歌曲或其他器乐曲的曲名,如《海青歌》、《万年欢》、《得胜令》等。
这些传统乐曲往往表示某一种情绪,如《五匹马》表现了一种热烈的情绪,富有生活情趣;《句句双》曲调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有一部分乐曲的标题与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如《得胜令》表现了民族英雄胜利凯旋时,人们热烈欢腾的情景。以地名命名的乐曲则往往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创作乐曲的标题与内容的关系密切。
打击乐
东北秧歌是一种汉族传统的广场艺术,使用的乐器都要适应广场这个艺术环境,无论是唢呐或是打击乐器都有宏大的音量,所以,表演东北秧歌时,尽管观众熙熙攘攘,把广场围得不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但打击乐的音响仍能使表演者和观众听得十分清晰。
打击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对于招徕观众和激发观众的情绪、配合舞蹈动作、加强节奏、掌握速度、烘托气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大台鼓、大镲(又称大钹,分两种:一为腰鼓镲,一为镲锅,比腰鼓镲稍大、稍厚)、小镲,有的地方也用锣(以锣脐大小分高音小光锣、中音中光锣,低音锣一般不用)。经过无数代民间艺人的创造性劳动,东北秧歌已形成了一套鼓点,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