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出版发行的《汉语大辞典》,释白帝城位置很宽泛。只说:“古城名。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瞿塘峡口。”是在瞿塘峡东口或西口?是在长江南岸还是北岸?是在山上还是江边?这些,《汉语大辞典》都无明确文字标认。其他,人们就更无从知道了。显然,这是由于释说者在感到众多古今人释说中的矛盾和错误以后,却又找不到较准确可信的凭证而产生的说法。上举总总,不一而足。可以这样说,就笔者条件所及能阅读到的有关白帝城位置的古今文字记录材料来看,无一不类以上诸说。这些说法,除了有文字组合和文意上的虚实差异之外,一般都是肯定认为:今存奉节县白帝山上白帝庙所在,就是驰誉中外的汉代文化胜迹白帝城。人云亦云,少见有人怀疑。说法是否事实?是否合于地方实际?却没有人提出过讨论。笔者拟就此问题提出管见,供学人研究。(一) 汉白帝城究竟在什么地方?要确切回答此一问题,首先有必要弄清与之相关联的几个地名问题。白帝山应在哪里?在近现代人著述中,不见有人回答。查明、清《一统志》、《四川通志》、《夔州府志》以及《奉节县志》中,都在“山川”一类条目下,记有较相一致的说法:“白帝山,在县(城)东十三里。高耸特峙,与赤甲山相接。”又说:“赤甲山,治东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背,故曰:‘赤甲’。一名火焰山。或云:汉巴人赤甲屯兵于此,因名。”在地方志中,总是以赤甲、白盐两山对举连述。故记录中又说:“白盐山,治东隔江十七里。崖岸高峻,色白如盐。(宋)张珖书‘赤甲白盐’四大字于上。”张珖所书“赤甲白盐”四字,今已无寻。显是因为时代久远,早已漫漶消失了。宋苏辙所留《入峡》诗中,关于赤甲、白盐两山的相对位置和巍峨气势描述,有如下说法:“两山蹙相值,望之不容舠。”。“相值”,即相对、相向。舠,是小船。“不容舠 ”,是说连小船也容不下,显然相距很近。由是可见,宋人和明清人所称赤甲、白盐两山,也就是构成今瞿塘峡并夹江对峙壁立的那两座山。峡南岸为白盐山,今仍名。而北岸的赤甲山,当地人却又俗呼为桃子山了。宋人和地方志所称赤甲、白盐两山,即今人所俗称的桃子山和白盐山,在瞿塘峡未形成以前,还是一个整体。它们都是大娄山系七曜山余脉,东北延伸交巫山山脉和大巴山余脉的一部分。是地质史上的印支板块、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及长时期流水浸蚀和切割,才将此段从中分开,使之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瞿塘峡和构成峡江两岸对峙的山峰山壁的。桃子山与白盐山一样,都是灰岩,根本不见有红砂页岩分布。显然“土石皆赤”的说法与事实不合。以“土石皆赤”而名山“赤甲”的宋以后人的说法,也就太显得有些言过其实了。《水经注·江水》:“赤甲城,公孙述所造。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南二百丈,西北高千丈,南基连白帝山。”城名赤甲,显以山名。该城“因山据势”之山,自是赤甲山无疑。若认为《水经注》所称赤甲山就是宋以后人所说的赤甲山,即今人俗呼的桃子山,除有上说“土石皆赤”的名实不符问题之外,尚还有三大特征无法与《水经注》所述“赤甲城”的环境地理特征对上号。一是:今桃子山之南,已是绝壁千寻。下临瞿塘峡内浩瀚大江,又岂有白帝山容身之地?二是:今桃子山之西北方,乃是草堂河低矮宽谷,根本无“高千丈”之势;三是今白帝山东,有草堂河深谷与桃子山隔断。白帝山不仅无与桃子山“南基连”之实,其地质成因史和岩石土壤颜色,亦与桃子山明显有别。有鉴于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判定:宋后之人所称名的赤甲山,绝不会是《水经注》所述有“赤甲城”建其上的那座真赤甲山。这也就是说,以今桃子山名“赤甲”,实是宋以后基于某种原因的误名。用《水经注》所描写的“赤甲山”、“赤甲城”环境地理特色对照实地考察,人们会很容易发现,真正具有“土石皆赤”、“东南二百丈”、“西北高千丈”、“南基连白帝山”等特征特色的,在今瞿塘峡西口外岸北,恰正是被唐宋人称名“西郊”、“西山”、“卧龙山”,又被今人俗呼为“鸡公山”的那座山。鸡公山源自陕西,为大巴山向南延伸余脉。山体地质成因史与大巴山同,几乎全由红砂页岩构成。土壤深红色,明显具有“土石皆赤”的特征。该山向南延伸江岸的低矮颈状脊梁马岭(古今同名)所连接的,正是建有白帝庙其上的白帝山。可以肯定地说,该山近江部份的一切环境地理特征特色,与《水经注》说全同。其为真正的古赤甲山,应是无可怀疑的。《水经注》:“白帝城,公孙述所造。北缘马岭接赤甲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七十丈。东傍瀼溪,即以为隍;西南临大江,窥之眩目。惟马岭小道逶迤,犹斩山为路,然后得上。”所称“瀼溪”,史又称“东瀼溪”、“东瀼水”。即东源于巫山西麓,西源于大巴山余脉南麓,干支流全在奉节县境内的长江一级支流草堂河。草堂河干支流全在桃子山西北,不在桃子山东。如此,则明显不合于《水经注》所说“白帝城”的环境地理特征,更证明了白帝城也根本不可能建在宋人所称的赤甲山,即今人所俗呼之桃子山上。同时,白帝城“北缘马岭接赤甲山”,显然与“因(赤甲)山据势”的赤甲城是在同一山上。其南无“基连白帝山”的记录,说明白帝城与白帝山尚还有一段距离。至少白帝山去白帝城要通过“斩山为路”的“马岭小道逶迤”,然后才能“得上”。这充分证明,白帝城不在白帝山,显是大可肯定的。核以地理实际,白帝城不在白帝山更明。白帝山在瞿塘峡西口北岸边,壁陡近江,挺拔峭立。三面环水,一面连山,是一座海拔248米的馒头状小山丘。与长江相对高差(三峡成库前),达1612米。山的东、南、西三面,均十分陡峭。惟北坡稍缓,却仍需六百余级蜿蜒石梯,才能通达山顶。白帝山北,以细长颈状岭脊——马岭与鸡公山相连接。马岭最窄处,宽不足300米,而长却在500米以上。状如马颈,故名。经科学考察,白帝山顶早年并不平整。现白帝庙和其他人工建筑用地,总面积达4至6千平方米,均是经历年人工开挖平整和垒砌回填形成。最成问题的是山上根本无水,更无可供开垦的大片农田。在这易为敌人四面包围而断水绝粮之地,人们很难想像,古军事家会将扼关护隘的军事重镇白帝城,修建在此。今人误认为汉白帝城是在白帝山上的说法,那应是宋以后人的误传。(二)白帝城和赤甲城均不在白帝山上,而是在马岭相连的鸡公山,即古赤甲山上,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然而,在历史记录中,只有公孙述在鱼复(今奉节)县建白帝一城的说法,可《水经注》又明记是“赤甲”、“白帝”两城,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要回答此一问题也并不难。《水经注》所说“赤甲城”和“白帝城”,虽有名称和范围、规模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但其中心都是一回事。历史上公孙述将田戌、任满等人于建武九年(公元33年)所营建的,确实只有一座白帝城(详《白帝城建成时间及与公孙述的关系》)。但是,郦道元注《水经》所参考引用的,却是魏晋南北朝时地方图经如《荆州图经》、《荆州图副》等所提供的资料。其记录资料的时间,已历白帝城修建数百余年后。在这数百年中,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白帝城早已是面目已非。经历代驻军的修葺、改建、扩建,其规模,已是早年白帝城难可比拟。由于新城规模的扩大,白帝城一名也难包容新城,故要以新的城名昭示天下。因城在赤甲山上,故新城以赤甲名。此后,白帝城也就成为了赤甲城的一部分。据《宋史》、《元史》记录,白帝城、赤甲城和唐宋夔州城,主要是毁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当时,元将达哈(旧译达海)专程至夔,“毁夔城壁”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因旧城已残破不堪,无法继续使用。加上旧城用地量实在太小,不足以提供路、州、府、县同在一地的建房用地要求,故被迫将夔州州县治地移迁至今城(即三峡成库被淹旧县城永安镇)。旧城的残剩部分,经历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几乎是湮圯无存了。经实地踏勘,白帝城残剩垣基较复杂。汉白帝城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赤甲城”,即巴东郡城和信州总管府城以及唐宋夔州城,除中有一横墙分隔以外,实难严格区分。很可能,它们完全已是一个整体。白帝、赤甲、夔州城,南北长约1800米,总面积在580万平方米左右。隔墙在马岭上鸡公山约1200米处,存有较完整的垣基和一道较明显的护城壕,还有一座城门的残剩部分,当地人称之曰:“小北门”。此座城门之外,向西斜下,有一条宽道蜿蜒,联通陆行川楚、川陕的古夔州驿道。据地方文管人士调查,白帝、赤甲、夔州城可辨识的垣基残存,尚有约7500米。其中,以横隔垣基保存最是完好。残垣最高在8米上下,最低也在1米左右。靠东边的残垣,全据山势走向砌筑,现已被人们改作了上山大路。靠西的城墙,由乱石砌就,是从鸡公山山梁垂直下到山半崖坎处,经西门与马岭和白帝山段的城墙相联接。均宽在06米左右,残高一般3米上下。东面的城墙,呈阶梯状向上分层内收,等宽约15米。城墙内外侧,均以较大乱石砌筑,内填泥土和杂石。这些墙体包含物中,多汉砖、汉瓦当碎片和三国至南北朝时的多种残陶碎片。白帝山和马岭段城墙,现已残剩难觅。但是,三峡成库淹没前,基垣部分尚依稀可辨。城墙是建在高出长江江面约50米,高出草堂河谷约80米的悬壁之上。因是自然设险,故建筑得并不牢靠。残剩说明,该段城墙全系夯土。在城墙外侧,当年可能砌筑有条石堡坎。经历年人为破坏,已是荡然无存了。附近有南宋板瓦和唐宋瓷碎片发现。这说明,早年的白帝、赤甲城,是并未将马岭和白帝山纳入城的主体。只是到了唐宋夔州城后,马岭和白帝山,才成了山城的外围部分。以中间横垣、城壕和城门为界,当地人习称隔垣之北为上边城。在1比5万地形图上,通常标名为“紫阳城”。隔垣之南,俗呼为下边城。地形图上,衍名为“下关城”或“白帝城”。其实,公孙述字子阳。“紫阳”为子阳之衍,显然,“紫阳城”是以公孙述字为名。公孙述又自号白帝。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上边城,紫阳城,白帝城,只是同体异名。确切地说,上边城、紫阳城,才是真正的汉白帝城。说下关城或白帝山就是白帝城,无疑是不正确的。残留物证说明,早年的白帝城、赤甲城和唐宋夔州城,共有城门五座。当地老百姓习称之为:东门、西门、小北门(实为白帝城南门)、大北门和南门。大北门在最高处,小北门在横垣处。其他三门,均不在上边城范围之内,可能是后来的赤甲城和夔州城新添建之门。西门拱形门洞的残剩部分,由夹沙卵石夯土砌筑,直到五十年代末尚存。后因建鱼复浦至草堂河谷通巫山县公路,才被全拆全毁。上边城即白帝城高处,面对长江成阶梯状,留有“皇殿台”三进基址。台基呈长方形,高2米至3米不等,面积约2000平方米。从所居位置和基台规模考察,该台显是当年城内主体建筑物所在。皇殿台东南有“寨子上”,留存正方型台基一座。高在5至6米左右,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当地人告知,该台早前留剩有粗凿打制的石卡门一道。“文革”中,被农人拆除,条石作了改田改土的基石。在卡门外,尚有残剩石梯,约略可以想见当年气派。再下有“中间台”,高3至4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又有“樊家台”,又名“肖家台”,高约5至6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这些基台昔年构建何物?用途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在上边城东侧,依次还有“狗望台”、“上台坪”、“洗马池”、“玉米地”、“碉堡上”等基台遗迹和地名。基台均以较方整的条石筑砌,内填泥土。这些台基上当年建何物和用途?笔者就更无力考实了。上边城东隔一小山沟,有一小山头俗呼“擂鼓台”。擂鼓台西有一方小平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当地人习称“较场坝”。就其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考察,此处虽无作大型兵马操练驰骋的条件,但作为军队出击整队集结地,是完全可能的。擂鼓台对草堂河谷,坐台上观战阵和擂鼓助威,却是绝好场所。 上边城内,历年农人耕垦中曾多次捡得汉代各类贵重文物,如现存白帝庙的部分陶豆、莲花灯、铜锅、铜镜、铜鼎等。至于汉砖、汉瓦和各类陶碎片,可以说是举手可得,随处都有。地方文物管理部门调查,在上边城内的汉陶残片堆积,有的地方厚达1米以上,足见数量之丰。上边城内,还存有多处石弹堆积。石弹全系卵石,经细磨加工成大小匀称的圆形,一般重在15公斤左右。此外,城内还发现有陶制水管。上边城城墙,叠压关系十分复杂。现存残垣内,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人的修补痕迹十分明显。在一些明属早年白帝城城墙的地方,也在城墙墙体包含物中,时有南宋板瓦一类的陶瓷碎片夹夯在内。这说明,魏晋至唐宋之世,并未将白帝城废弃重建新城。历史上的巴东郡城、信州或夔州总管府城、都督府城,都是利用白帝城的旧有建筑和构建规模,加以维修、改建和扩建继续使用。历史遗迹充分证明,历史上白帝城、赤甲城,不仅不在今白帝山上,而且除了规模范围大小略有区别之外,其中心主体,实际上均是早年的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奉节县城东8公里。 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 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甚多,展出的文物及工艺品就有1000余件。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所建。
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以上就是关于白帝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白帝在哪里、白帝城在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