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弥勒会见记

核心提示《弥勒会见记》是维吾尔族第一部戏剧文学。该原始剧本残卷1954年在新疆哈密县一座古房废地中发现。据有关专家考证,剧本叶,由圣月菩萨大师依据印度原本译成古代焉耆语。中文名弥勒会见记性质维吾尔族第一部戏剧文学类型戏剧文学弥勒会见记文学介绍由智护

最佳答案:

《弥勒会见记》是维吾尔族第一部戏剧文学。该原始剧本残卷1954年在新疆哈密县一座古房废地中发现。据有关专家考证,剧本叶,由圣月菩萨大师依据印度原本译成古代焉耆语。

详情介绍

《弥勒会见记》是维吾尔族第一部戏剧文学。该原始剧本残卷1954年在新疆哈密县一座古房废地中发现。据有关专家考证,剧本叶,由圣月菩萨大师依据印度原本译成古代焉耆语。

中文名
弥勒会见记
性质
维吾尔族第一部戏剧文学
类型
戏剧文学

弥勒会见记文学介绍

由智护法师从古代焉语翻译为突厥语。《弥勒会见记》共分二十八幕。第一幕为序幕,第二至二十六幕为正文,第二十七幕为尾声。

第一幕,即序幕的内容为:佛教教义的说教、宣讲。第二至二十六幕正文,主要描写了未来佛弥勒的不平凡的一生。

《弥勒会见记》的场景安排紧凑,结构严谨,贯穿过渡自然。语言古朴典雅,对话具有个性特征,富于动作性。塑造了释迦牟尼、弥勒、跋多利婆罗门、王阿那律、摩诃罗倪等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弥勒会见记》作为演出剧本来说,写作技巧已发展到一定高度,与现在舞台剧演出本十分接近。它能把人物对话和舞台指示用不同颜色的墨色标写区分开来。

在《弥勒会见记》中,每幕前都用红墨标写出了演出该幕的场景说明和人物的神情、动作等。《弥勒会见记》不仅是我国维吾尔族的第一部戏剧文学作品,同时也是我国民族现存最早戏剧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弥勒会见记主要内容

《弥勒会见记》是讲述佛教的未来佛弥勒生平事迹的一部原始剧本。作品描述了弥勒菩萨上兜率天,以及在弥勒净土的各种趣事见闻。

全剧由1个序幕和25幕正文组成(德国藏本为27幕),每幕标有地点、出场人物和演唱曲调,被称为是中国最早的剧本。

作品以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言对白传播了佛教思想,这种令人喜闻乐见的戏曲表演在9-10世纪流行弥勒崇拜的土鲁番地区大受信众的欢迎。

回鹘人在9世纪中叶有一支迁至吐鲁番盆地后建立了高昌王国,在宗教方面,原来信奉的摩尼教依然存在,还有一部分人接受了景教,但最为盛行的是佛教,王国内伽蓝林立,梵音遍传。10世纪80年代,宋朝使者在当地所见唐王朝颁赐佛寺的匾额还有50余块之多。此时回鹘人的文字也由原来使用的突厥文改变为回鹘文,这是一种用粟特字母拼写回鹘语的拼音文字,直至16世纪中后期还在吐鲁番地区使用。从回鹘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把修建佛寺、抄写佛经作为一种功德,这部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就是一个名叫依塔思·依干的都督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见到弥勒佛成道而请人抄写的。

1959年4月新疆哈密县天山公社的维吾尔族农民牙合亚热依木无意发现交县文化馆。经过专家的辨识,这部出土文献是蜚声中外的佛教文学作品《弥勒会见记》的回鹘文写本。此本残,共293叶(586面),每叶高22厘米,长44厘米,左边第7-9行间画有黑色圆圈,中有一小孔,用以穿绳,此种装帧称梵夹装。

根据此书的跋语得知,《弥勒会见记》最早是由圣月菩萨大师从印度语译为吐火罗语,再由智护法师译为回鹘语。其具体抄写时间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从8世纪中到11世纪,意见不一。据中国学者耿世民研究,此书至少由3个抄经人写于公元1067年。

弥勒会见记主要价值

《弥勒会见记》作为一部早期的戏剧作品,在维吾尔文学史和中国戏剧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974年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的母本——吐火罗文写本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这部残本现存残页44叶(88面),曾被火烧过,残损严重,在大多数残页上仅剩几个字。且纸色发黄,页序混乱,给整理、解读造成很大困难。

吐火罗文是3—9世纪在今新疆库车、焉耆、吐鲁番等地使用的一种文字,在我国,吐火罗文又被称为焉耆——龟兹文。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吐鲁番写本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这个文献最长的手稿残叶”(季羡林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文献价值。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认为尽管在回鹘文写本的题跋中已说明这部文献最早译自印度语,但没有说明是指梵语还是其他印度语。此外,从内容看,《弥勒会见记》基本上属于小乘佛教,但不论是梵文佛经还是汉文大藏经中都不见其所本的踪影,因此它的来源仍是一个谜。

以上两个文种的《弥勒会见记》写本均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