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义符继其位,史称少帝,年仅17;朝政由司空徐羡之、中书监尚书令傅亮和中书令谢晦等人主持。刘义符继位后,嬉戏无度,不听朝臣谏阻,于是徐羡之等谋废少帝,接着应立的是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由于徐羡之等人与刘义真有旧怨,便利用刘义真与少帝原有的嫌隙,列其“潜怀异图”之罪,废为庶人,随后在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等的支持下,废了少帝。因恐将来遭到报复,又先后派人将义符兄弟杀死。
详情介绍
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义符继其位,史称少帝,年仅17;朝政由司空徐羡之、中书监尚书令傅亮和中书令谢晦等人主持。刘义符继位后,嬉戏无度,不听朝臣谏阻,于是徐羡之等谋废少帝,接着应立的是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由于徐羡之等人与刘义真有旧怨,便利用刘义真与少帝原有的嫌隙,列其“潜怀异图”之罪,废为庶人,随后在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等的支持下,废了少帝。因恐将来遭到报复,又先后派人将义符兄弟杀死。
- 中文名
- 宋攻谢晦之战
- 发生时间
- 南朝宋元嘉三年闰正月至二月
- 交战双方
- 南朝宋 荆州刺史谢晦
- 胜利方
- 南朝宋
- 主要指挥官
- 到彦之、檀道济、谢晦
- 结果
- 南朝宋获胜,谢晦被杀
- 在位皇帝
- 宋文帝
宋攻谢晦之战战役性质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闰正月至二月,宋文帝刘义隆诛杀权臣,派中领军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率水陆军攻破江陵(今属湖北),灭荆州刺史谢晦的作战。
宋攻谢晦之战战役详情
宋攻谢晦之战战役第一阶段
刘裕第三子、荆州刺史刘义隆继帝位,时谢晦已出任荆州刺史,拥有重兵。刘义隆虽不能容忍权臣杀主行为,但仍不露声色,只在暗中积蓄力量。到元嘉三年正月,宋文帝见讨伐时机已经成熟,即令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杀少帝和庐陵王的罪行,捕杀徐羡之、傅亮及谢晦之子谢世休、弟谢嚼等。宋文帝知道,檀道济是目前仅存的北府军名将,要想打败谢晦,则非他不可,因而对其采用“抚而使之”的策略。闰正月初六,宋文帝率大军亲征,命到彦之、檀道济先后出发,率舟师溯长江西上;雍州刺史刘粹率领龙骧将军沈敞之、南阳太守沈道兴等自陆路西进。谢晦得知宋文帝率军亲征,遂命其弟谢遁带领1万士卒留守江陵,自率舟师2万人,令长史庾登之总参军事,自江陵出发抗击宋廷军。谢晦还上表宋文帝盛赞徐羡之、傅亮等人忠贞,并以诛侍中王县首、王华和司空王弘为名,举兵以清君侧。二月,谢晦到达江口(今湖南岳阳北,洞庭湖入长江处)。庾登之进据巴陵(今岳阳),得悉到彦之部已抵达彭城洲(即彭城矶,今岳阳东北,长江南岸),畏而不敢进。适逢连日大雨,庾登之不发一令,每天只呆在船中。谢晦促其进兵,登之以水战不如天晴时火攻有利为借口,尽量拖延战期。时过半月,天已放晴,庾登之不得已派出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宋军将领萧欣怯懦无能,弃洲而逃。宋廷军众部将主张退屯夏口(今武汉市武昌),等待后继大军。到彦之担心遭至谴责,仍坚持屯守隐圻(在彭城洲东北),并派人敦促檀道济部前来会师。不久,檀道济率领后续部众抵达,宋廷军士气又振作起来。
宋攻谢晦之战战役第二阶段
谢晦获悉孔延秀首战告捷,随即再向宋文帝上表,先夸耀其旗开得胜,继而提出若干条件,说若能照准,便勒众旋师。表文刚送走,即闻檀道济已和到彦之会师,将渡江前来,惶恐不知所措,原以为檀道济是同谋,必难单独赦免,而今不仅被赦无罪,还统军前来,又素知檀道济善于领兵打仗,因而越觉害怕。谢晦出外远眺,见迎面战舰不多,心中又轻视起来,但也没有马上进击。至夜,东风大起,檀道济部所有大小船只扬起风帆,汇集一起,首尾相接,不计其数。二月十九日,檀道济等进至忌置洲尾(今湖北洪湖西南长江北岸),列舰进击,谢晦军大乱,四处奔散。谢晦乘夜逃奔江陵。此时,宋雍州刺史刘粹率步骑已进至沙桥(在江陵西),欲袭江陵,被谢晦部将周超率兵击退。周超见谢晦全军溃败,当夜,弃军驾小舟投降到彦之。谢晦见部众散尽,城已难守,只得带领弟、侄等七骑出城北逃。至安陆延头(今湖北大悟东南)被擒,后斩于建康(今南京)。
宋攻谢晦之战主要人物
谢晦(-426年),字宣明,中国南朝陈时陈郡阳夏人,陈郡谢氏士族。
晦是谢安兄谢据的曾孙,祖父谢朗,官至东阳太守。谢晦初为左仆射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太尉司马刘穆之向宋武帝刘裕推荐为太尉参军。谢晦处理讼案,从没有发生过错误,深得宠信。
义熙十一年(415年),振威将军徐逵之将兵一万为前锋,偕参军蒯恩、王允之、沈渊子等与鲁轨战于破冢(今湖北江陵东南)。鲁轨用计击杀逵之。刘裕抵马头(今湖北公安西北)得知逵之战死,大怒,要亲自披带盔甲登岸强攻,被谢晦死命抱住。刘裕将剑锋抵著谢晦喉头骂道:“我斩卿!”谢晦说:“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刘裕听后乃止。
宋武帝死,少帝刘义符即位,与檀道济与徐羡之、傅亮四人同为顾命大臣。元嘉元年(424年),刘义符暴虐,被谢晦、傅亮、徐羡之等废杀,另立荆州刺史刘义隆,是为宋文帝。谢晦出任荆州刺史,拥有重兵。
宋文帝不能容忍弑主行为,元嘉三年(426年),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罪行,杀谢晦之子谢世休、弟谢嚼等。
文帝命檀道济、南阳太守沈道兴发兵攻谢。谢晦上表宋文帝盛赞徐羡之、傅亮等人忠贞爱国,决定起兵清君侧。此时檀道济部驶至忌置洲尾(今湖北洪湖西南长江北岸),谢晦军不战自溃。谢晦乘夜逃奔江陵,周超出降到彦之,后出城北逃。至安陆延头(今湖北大悟东南)被擒,斩于建康(今南京)。
宋攻谢晦之战战役点评
此战,宋文帝注重韬略,战前准备充分,瓦解、孤立对手,适时发动进攻,终获胜利。
宋攻谢晦之战南北朝战争列表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 宋攻谢晦之战 | 西秦攻北凉之战 | 北魏攻统万之战 | 统万之战 | 北魏攻柔然之战 | 宋攻魏河南之战 | 平凉之战 | 北魏攻北燕之战 | 北魏灭北凉之战 | 雍州之战 | 陕城之战 | 宋文帝攻魏河南之战 | 宋平刘义宣之战 | 宋平刘子勋之战 | 青州之战 | 建康之战 | 齐与北魏的战争 | 寿阳之战 | 淮汉之战 | 南阳之战 | 钟离、义阳之战 | 钟离之战 | 硖石之战 | 梁与北魏的战争 | 陈庆之攻北魏之战 | 侯景之乱 | 高欢攻尔朱氏之战 | 北魏分裂 | 潼关之战 | 沙苑之战 | 邙山之战 | 玉壁之战 | 北齐攻梁之战 | 沌口之战 | 宜阳、汾北之战 | 河阴之战 | 平阳之战 | 杨坚平尉迟迥之战 | 杨坚平王谦之战 |利州之战 | 武涉之战 | 邺城之战 | 梁郡之战 | 金乡之战 | 始州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