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共有六门科目要考。高考分文科和理科。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即地理,历史,政治。理科:语文,分值150分;数学,分值150分;英语,分值150分;理综分值300分,即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分值300分,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资料拓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高考总分数线是多少2023
高考分数总分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
大部分地区为传统高考: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50分加上地理政治历史(三科各100分)或者是加上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各100分),六科总分为750分,根据文理科不同,地区不同本科的分数线也不一样。
新高考“3+3”
1、浙江: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满分各为150分,6月份参加高考的科目却只有语数外三科,其余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选考学科)要在4月与10月考,每门均为100分满分。
2、上海: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至于专科,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总分为450分。
3、北京、天津、海南、山东: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学科,每科满分均100分;其中海南省语文、数学、外语原始分数分别为150分(以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另外3门选考科目每门卷面满分100分(以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
以上是对高考分数总分的解答。
2023高考总为750分,上海为660分。
2023年高考大部分省份考生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是统考科目,每个科目各150分,计450分。物理、历史、化学、政治、地理和生物是选考科目,每个科目各100分。考生从中再选择3门考试科目,计300分。
新高考总分需要根据高考模式而定,具体的高考模式如下:
一、“3+1+2”新高考模式总分750分:“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指的是: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二、“3+3”新高考模式总分750分: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
三、上海新高考总分660分:上海新高考总分660分满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选考科目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任选3门,每门70分,共210分。
新高考特点:
1、公平性
新高考改进招生分配制度,保障入学公平。首先,新高考制度多种措施同时并行,大力推进党中央支援中部、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提高东部地区高校招收中西部地区考生的比例,将更多招生名额投向中部和西部。同时,关注像河南、山东这样因人口众多而导致入学机会偏低的省份。
其次,新高考制度关注农村考生,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以及重点大学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提高重点大学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让边远山村的学生能走出大山,用知识脱贫致富。最后,新高考制度规范高考加分政策。为改变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高以及造假加分资格等问题,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取消多项加分项目,保留少部分补偿性加分项目,同时对加分项目的分值进行明确规定。
2、科学性
新高考改革考试评价方式,人才选拔更加科学。首先,除了统一高考外,新高考制度采用多元评价的录取方式,改变了以前的“一考定终生”。在上海很多高校采用“高考成绩60%+面试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10%”的计分比例。在浙江,将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融合成一个成绩,最后择优录取。
这种选拔方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有助于高校挖掘到优秀有潜质的学生。其次,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更加成熟。由于新高考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学生考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学校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的五项内容予以记录,同时高校扩大综合素质评价的试用范围。
要求学业水平考试用等级的形式呈现,同时高校可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最后,高考自主招生更加顺畅。针对自主招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出台政策规定,要求自主招生计划控制在2%以内、控制考核内容、强化招生监管、学校推荐改为学生自荐。同时,调整自主招生考核时间。
3、自主性
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赋予学生和高校更多的自主性。首先,考试科目组合选择和考试次数增加。上海、浙江为新高考制度的先行试点,上海市实行“3+3”的模式,选考科目“6选3”。浙江也实行“3+3”的模式,但选考科目为“7选3”。
选考科目组合多达20—30种,同时学生有2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机会。该模式自2014年开始实行,2017年突破文理分科限制的考生已经达到了78%。而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改革试点的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重庆、福建、湖南等8个省市。
明确对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实行“3+1+2”的模式,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其次,“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的录取模式,让考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填报方案。
上海等地尝试取消一本、二本的录取批次,从以往按照一、二、三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变成按考生的成绩填报志愿、分段录取。鼓励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能力特长来选择喜欢的专业,不因高校的批次和身份名声而放弃自己的喜好。
这种填报方式突出了新高考以专业为主导,尊重考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最后,招生录取方式更加多样。除了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外,还有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免试推荐等多种选择。高职院校的通道也更加宽广,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使考生能最大程度地考上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