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实验室或高要求场合,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一般将实验的输入电源采用1:1的工频变压器与市电进行隔离,这样一来,实验室实验人员无论碰到线路的哪一根线都不会有触电的危险,因为隔离电源与大地是没有连接的。在工业控制设备中,有时候要求两个系统之间的电源地线隔离,如隔离地线噪声、隔离高共模电压等,采用带变压器的直流变换器,将两个电源之间隔开,使他们相互独立。
在一般的隔离电源中,光耦隔离反馈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式。但对于光耦反馈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区别,目前尚未见到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很多场合下,由于对光耦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光耦接法混乱,往往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本研究将详细分析光耦工作原理,并针对光耦反馈的几种典型接法加以对比研究。
1 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抗干扰性能强。无触点且输入与输出在电气上完全隔离等特点,因而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光电耦合器可用于隔离电路、负载接口及各种家用电器等电路中。
常用于反馈的光耦型号有TLP521、PC817等。这里以TLP521为例,介绍这类光耦的特性。
TLP521的原边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原边电流If越大,光强越强,副边三极管的电流Ic越大。副边三极管电流Ic与原边二极管电流If的比值称为光耦的电流放大系数,该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通常选择TL431结合TLP521进行反馈。这时,TL431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部基准为2.5 V的电压误差放大器,所以在其1脚与3脚之间,要接补偿网络。
光耦781和817的区别通用吗
光耦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LED正向压降VF、正向电流IF、电流传输比CTR、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的绝缘电阻、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V(BR)CEO、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VCE(sat)。此外,传输数字信号时还应考虑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延迟时间和存储时间等参数。电流传输比是光耦合器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用DC电流传输比来表示。当输出电压保持不变时,它等于DC输出电流IC和DC输入电流IF的百分比。光电耦合器主要用于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提供隔离。在设计电路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选用的光电耦合器件必须满足国内外关于隔离击穿电压的标准;英国Isocom公司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4N××系列(如4N25、4N26、4N35)光耦在国内广泛使用。鉴于这种光耦的开关特性和线性度差,适合传输数字信号(高低电平),可用于单片机的输出隔离。所选的光耦合器必须具有高耦合系数。
光耦781和817都是光耦合器,但它们有一些关键的区别:
鑫永诚光耦
首先,781是一种高电流、低隔离电压的光耦合器,适用于高电压环境。相比之下,817是一种低电流、高隔离电压的光耦合器,适用于低电压环境。
其次,781的光接收器是非自锁的,这意味着当输入信号消失时,输出信号不会保持。而817的光接收器是自锁的,当输入信号消失时,输出信号会保持,直到下一个输入信号到来。
此外,781的传输速率比817更快,但817的隔离性能更好,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噪声隔离。
最后,由于这些光耦合器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不同,它们的价格和使用也不同。在选择光耦合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要求和应用环境进行权衡和选择。
总结来说,781和817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光耦合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正确选择和使用它们可以帮助设计者实现高效、可靠的电路设计和安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781和817都是广泛使用的光耦合器,但还有其他类型的光耦合器可供选择。在选择光耦合器时,需要综合考虑电路要求、使用环境和预算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品牌。
总之,了解和理解光耦781和817的区别对于电子工程师和设计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这些器件来实现电路设计和功能优化。同时,了解其他类型的光耦合器也可以为设计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