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转换电压的损耗是多少?

核心提示不同变压器的损耗不同。大容量变压器的额定效率可达99%以上,也就是说,损耗可以控制在1%以内。1%的损耗除了电压变换损耗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电流流过有电阻的导线产生的损耗(铜损)。什么是电压降?电压损耗?电压偏移怎样计算?1.电缆电压降: 计

不同变压器的损耗不同。

大容量变压器的额定效率可达99%以上,也就是说,损耗可以控制在1%以内。

1%的损耗除了电压变换损耗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电流流过有电阻的导线产生的损耗(铜损)。

什么是电压降?电压损耗?电压偏移怎样计算?

1.电缆电压降:

计算电压降公式U降=√3I(R cosΦ+XsinΦ)

U降---线电压压降 I—是负荷的线电流 cosΦ---负荷功率因数

X---线路的电抗 R---线路电阻 R =ρ×L/S

其中: 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5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

这个电阻率是常温200C来计算,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环境温度和电流变大导体也会发热),电阻也会发生变化。而且现在的电缆截面大多要比标称的要小些,还有我们使用的电缆如果是绞线,实际的长度要比导线长度的要长2%--3%,综合因素很多。这里以此数据估算,要比实际损耗偏小点,即选择电缆的线径或是长度要留有适当的裕度。

L—线路长度,用“米”代入 S—电缆的标称截面(mm2)

X 电抗的数据需要是电缆厂家提供,我们用的低压电缆(380V/220v)以0.06*10-3Ω/M 来估算

比如说,其中一个项目配电箱计算好负荷大小之后,就要求选用电缆。如果负荷是400A,根据电缆载流量表,我们可以选用铜芯电缆3*185+2*95的电缆,若是选用铝芯电缆则需要3*240+2*120,即选用铝芯电缆要比铜芯电缆大一个型号。如果我们用的负荷额定电压是380V,变压器空载电压(选用在中间档位)是400V。现在选用是铝芯电缆,线路长度以1000米来计算,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满足高峰期施工),则线路末端的电压降:(平均功率因数以0.8估算)

U降=√3I(R cosΦ+XsinΦ)

= √3*400*(0.0283*1000*0.8/240+0.06*10-3*1000*0.6)≈90.27,可见配

电箱端电压是400-90.27=309.27V,根本是满足不了负载使用要求。如果要求线路电压在5%内上下浮动,即线路末端电压是380-380*5%=361V,则线路压降是400—361=39V,根据以上公式,

即U降=√3I(R cosΦ+XsinΦ)= √3I(ρ* cosΦ*L/S +0.06*10-3

*L*sinΦ),则可知L=U降/√3I*(ρ* cosΦ/s+0.06*10-3

*sinΦ)

=39/√3*400 * (0.0283*0.8/240+0.06*10-3*0.6)≈432米

即电缆在432米以内,电压降≧39V,满足361V电压的要求。 2.电缆的损耗

在三相四线路输送线路中,三相平衡时线路损耗较小,相反三相电流不平衡时会使线损增大。因为在三相负载均衡的情况下,中性线电流基本是零,零线上的损耗基本上就会很小。其实电力电缆的损耗计算,还要考虑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影响。当然还有电缆的阻值也会随着负荷的增多,温度升高,电阻变大。计算起来也很麻烦,这里也忽略不计。所以三相四线电缆线路有功损耗(当然还有无功损耗)计算如下:

P损=3I2R+I02R0

I—线电流 R—每相电阻 I0—零线电流 R0---零线电阻

上述公式,当线路负荷不均等时,也可以分相来计算。

还以上述数据例子,通过选用电缆的长短和不同材质电缆的几种情况来分析线路的损耗:

1)I--线路均等线电流400A(简化计算,设三相负荷平衡,I0=0),选用电缆长度L=250米的铝芯电缆3*240+2*120,则线损P

铝损

=3I2R+I02R0=3*4002*0.0283*250/240≈

14.15KW ○

1。改用电缆长度400米,P铝损

=3I2R+I02R0=3*4002

*0.0283*400/240

≈22.64KW ○

2 以此项目使用时间一年,每天10小时,每度1元来计算,则长度400米比250米的损

耗增加是365*10*(22.64-14.15)*1≈3.1万元。

电压偏移

1、概念:电力系统中电压实际值与额定值之间的数值之差,称为电压偏移。

2、产生电压偏移的主要原因:

1)无功负荷的变化引起的电压偏移:当系统中的无功负荷投入时,无功负荷需要从系统中吸收无功功率,从而造成系统中的无功下降,导致系统电压下降。反之,当无功负荷从系统中切除时,系统中的无功上升,导致系统的电压升高。

2)设备及线路损耗引起的电压损失:在电力系统中中,设备或线路阻抗会使线路产生电压降,造成电压的损失,即电压降低。

3)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当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系统中的阻抗参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线路、变压器或电抗器等一些电器设备投入系统或从系统中切除时),从而导致电压发生偏移。

电压波动

1、概念:电压均方根值一系列相对快速变动或连续改变的现象,其变化周期大于工频周期(20ms)。

2、电压波动原因

1)产电入网及输电损耗

市电系统作为公共电网,上面连接了成千上万各式各样的负载,其中一些较大的感性、容性、开关电源等负载不仅从电网中获得电能,还会反过来对电网本身造成影响,恶化电网或局部电网的供电品质,造成市电电压波动。

此外,我国电力发展迅速,用电量在急剧上涨,从而导致了电力日趋紧张、加上天灾人为和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等原因,常常造成末端用户电压的过低,而线头用户则经常电压偏高。这就使得用电设备大都无法处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2)电涌的产生

电涌指的是输出电压有效值高于额定值110%,而且持续时间达一个或数个周期。

电涌的产生有两类:外部电涌和内部电涌。

外部电涌最主要来源于雷电,另一个来源是由于电网上连接的大型电气设备、各种大型转换负载等常常需要关机或开机操作,这就使得电网因突然卸载或加载而产生高压涌流。

内部电涌往往产生于低压电源线上电气设备。如:冰箱、空调、电梯、电焊机、空气压缩机和其它感应性负荷。

3)高压尖脉冲

高压尖脉冲指的是电压峰值达到6000v,持续时间从万分之一秒至二分之一周期(10ms)的电压。

高压尖脉冲主要是由于雷击、电弧放电、静态放电或大型电气设备的开关操作而产生的。这种脉冲电压具有突变性和不联续性,一旦产生将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坏,是用电设备潜在的杀手之一。

4)暂态过电压

暂态过电压指的是峰值电压高达20000V,但持续时间界于百万分之一秒至万分之一秒的脉冲电压。

暂态过电压是由于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短路故障,使电力系统经历过渡过程以后重新达到某种暂时稳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过电压,又称工频电压升高。

所有的用电设备都在公共电网这个大家庭下,在工频电源作用下,由于远距离空载线路电容效应的积累,使沿线电压分布不等,末端电压最高,从而导致电气设备瞬间过电压。暂态过电压对电气设备造成的破坏不下于高压尖脉冲。

5)电压下陷

电压下陷指的是市电电压有效值介于额定值的80%至85%之间的低压状态,并且持续时间达到一个或数个周期。

电压下陷是最常见的电力问题,它占了电力问题的87%。往往大型设备开机,大型电动机启动,或大型电力变压器接入都可能造成这种问题。

电压下陷对电压质量要求高的高新科技和精密设备影响非常严重。特别是对计算机的影响,轻则使keyboard等接口设备暂停作业,重则使数据流失、档案毁坏;电压的下陷同时也会使计算机内的组件毁坏,减短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6)电线噪声

电线噪声系指射频干扰(RFI)和电磁干扰(EFI)以及其它各种高频干扰。

马达的运行、继电器的动作、马达控制器的工作、广播发射、微波辐射、以及电气风暴等,都会引起线噪声干扰。

严重的电线噪声将严重干扰供电电源的波形,使电压波形失真,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特别是精密仪器的使用。

7)频率偏移

频率偏移是指市电频率的变化超过3Hz以上。

频率偏移主要由于应急发电机的不稳定运行,或由频率不稳定的电源供电所致。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