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用罗非鱼时经常会出现有一股泥腥味,影响了罗非鱼的口味,尽而影响其市场售价。实际上,所有水产品都不同程度存在泥腥味,这是它们的生长环境决定的,不过有些池塘养殖出来的罗非鱼泥腥味太过浓厚。如何去除罗非鱼的腥味?可以从养殖过程和加工方法的两个途径减少或消除。
在养殖罗非鱼过程中消除泥腥味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格,也是消除或降低泥腥味主要环节。
1、彻底清塘:养殖罗非鱼时,清塘要彻底,最好用高压水泵冲掉底部的淤泥、水源清新的池塘,池塘的腐殖质少,罗非鱼的泥腥味自然大大地减少。
2、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少投放粪肥,以高档膨化鱼料为好,有条件的要经常排换池塘底部水质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底(养殖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
3、 建议在养殖前使用海大打底方案:108+101+肥水素,有效地改善池塘的环境和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4、在养殖过程中注重水质的管理。培养池塘的微生物和有益菌,微生物制剂主要有:海联科101、102、105、海联科108等微生微制和有益菌,可有效地分解池塘的有机质,降解水中过量的氨氮,间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保持水质清爽,从而减少水中的腐败气味,达到减少罗非鱼泥腥味的效果。使用微生物制剂还能起到少菌少病、夺取高产的作用,是目前水产养殖提倡使用的一种成功技术。
?5、在养殖后期,注重池塘底质的改善,建议使用海联科202+102或108+102,补充池塘微量元素:3302可提高有效磷、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6、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3个小进,曝气效果让池塘底部有害气体得到一定的排除。
7、开膛摘除内脏之后,注意把膛腔内的一层有浓厚腥味的黑色粘膜刮除,使鱼肉白嫩干净,也能消去大部分的泥腥味。
怎么去除鱼的腥臭味
珍珠、贝壳、珊瑚等装饰品、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对其质量的评价,除外观、颜色、光泽、大小、形状、卷曲状态及有无伤残之外,重要的一点是有无腥臭。如有腥臭,即使微量,也会使其商品价值大幅度降低,这些装饰品的原料水产物本身,因其生物体组织破坏而产生的腥臭,在投放市场之前已被洗除。然而,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例如加工制造项链、手链或某些工艺品,对珍珠进行打眼、穿孔时,珍珠的壳皮层及棱柱层受到破坏,便会发出水产物特有的腥臭。如不设法解决,随组织的氧化分解和腐败,腥臭就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对于体形大、生殖系统发达、分泌物多的黑蝴蝶贝珍珠、白蝴蝶贝珍珠等加工品更为显著。而且,不仅海产珍珠加工品,就是淡水珍珠加工品也同样存在。不但是珍珠加工品,贝壳、珊瑚等工艺品,也不例外。目前,解决此类腥臭的除臭剂,市场上尚未见到。本剂是由第一组分脱臭液C醇类溶剂、有机碱——胺化合物及(或)表面活性剂)、第二组分甲醇清洗液与第三组分洗净液(含水甲醇和纯水)三组分组成,分别包装,配合使用,性能优良,符合使用要求。特点和用途:(1)除臭效果好。可将水产加工品的腥臭彻底清除,无余臭残留。(2)除臭效率高。全部消除水产加工品腥臭的时间不超过10h。
辛香料的气味可以抑制肉类特有的不快气味,具有矫臭、矫味、赋予芳香的作用。常用的葱、大蒜、葱头、胡椒、花椒、辣椒、茴香、生姜、食醋、酱油、黄油等。它们在受热时散发香气,用以矫正腥、膻、臊、臭等异味。
动物原料当有轻微变质时,常用油炸的方法加以矫臭。例如不太新鲜的鱼,就要用红烧或炸的方法,而不能用清蒸的方法,因为油炸的温度比清蒸或水煮的温度高,原料在热油的作用下,能生成更多的香气成分,达到矫臭的目的。
水产品中鱼臭味的主体成分为六氢吡啶类化合物。当六氢吡啶和附在鱼体表面的乙醛聚合,便生成河川鱼臭味。在鱼体表面的粘液内,血液内部都含有氨基戊醛,所以有强烈的腥臭味。
鲜鱼体中含有氧化三甲胺,随着鱼的新鲜程度降低,该物质被细菌腐败产生的还原酶还原成三甲胺。尤其是鲨鱼类鲜度降低时会发生强烈的腐败腥臭味,这是由于肌肉中含有多量氧化三甲胺都被还原成三甲胺。
一般淡水鱼中所含的氧化三甲胺较海水鱼少,故当其新鲜程度降低时,其腥臭味不象海水鱼那样强烈。
鲜度降低的臭气成分有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粪臭素以及脂肪酸氧化的生成物等,这些物质都是弱碱性物质,当添加醋酸等酸性溶液使其呈中性盐物质时,臭气便可大减。
鱼体表面的粘液中含有蛋白质、卵磷酯、氨基酸等,因细菌的作用产生氨、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粪臭素等。三甲胺和有些成分可以溶解在酒精中,烹调加热时,随着酒粗的蒸发也把这些成分蒸发掉了。
去腥味的酒最适合的是黄酒,因黄酒中含有多种有鲜味的氨基酸,它们有的与鱼中的鲜味成分相和,有味的相乘作用,从而提高了鱼菜的鲜味程度。
此外,做鱼时还可适量加糖,因为糖分解后能生成醛,醛基有还原性,性质活泼,容易和其它物质结合,糖和鱼中的氨基酸等在高温下形成甲基糖醛,是诱人的鱼香成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