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骨水
成份:九龙川、木香、 海风藤、 土鳖虫 、豆鼓姜 、猪牙皂、 香加皮 、莪术 、买麻藤、过江龙、香樟、徐长卿、降香、两面针、碎骨木、羊耳菊、 虎杖、五位藤、千斤拔、朱砂根、横经席、穿壁风、鹰不扑、草乌、薄荷脑、樟脑。
功效: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扭伤以及体育运动前后消除疲劳。
用法:用药液轻搽患处;重症者用药液湿透药棉敷患处1小时,每日2~3次。
特别注意事项:
1、该药品为外用药,忌内服。
2、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不能搽入伤口。
3、儿童、孕妇、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该药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过程中如有瘙痒起疹,暂停使用。
二、正天丸
成份:钩藤、白芍、川芎、当归、地黄、白芷、防风、羌活、桃仁、红花、细辛、独活、麻黄、附片、鸡血藤。
功效: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用法:饭后服用,一次6克,一日2~3次,15天为一个疗程。
特别注意事项:
1、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高血压头痛及不明原因的头痛,应去医院就诊。
5、初发头痛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经常性头痛服药15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三、正柴胡饮
成份:柴胡、防风、陈皮、芍药、甘草、生姜。
功效: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主治外感风寒初起或太阳少阳病: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喷嚏,清涕,咽痒咳嗽,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等。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初起以及妇女经期、妊娠、产后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而气血不虚者。)
用法:每服1~2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四、八正合剂
成份:瞿麦、车前子(炒)、篇蓄、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甘草、灯心草。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口服,一次15~20毫升,一日3次,用时摇匀。
特别注意事项:
1、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五、扶正化瘀片
成份: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桃仁、松花粉、绞股蓝、五味子(制)。
功效:活血祛瘀,益精养肝。
主治:主要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
用法: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24周为一疗程。
特别注意事项:湿热盛者慎用。
六、正心泰片
成份:黄芪、葛根、槲寄生、丹参、山楂、川芎。
功效:补气活血,化瘀通络。
主治: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为气虚血瘀或兼肾虚证侯者,证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眩晕、腰膝酸软等。
特别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七、正清风痛宁片
成份:盐酸青藤碱。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症候者。
用法:口服,一次1~4片,一日3~12片,饭前服或遵医嘱。
特别注意事项:
1、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忌用。
2、有哮喘病史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糖尿病、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者慎用。
4、定期复查血象(建议每月检查一次),并注意观察血糖和胆固醇。
5、如出现皮疹,或少数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时,停药后即可消失。
八、藿香正气水
成份: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口服。一次半支(5毫升)~1支(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特别注意事项:
1、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有些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1、白切鸡
白切鸡又叫白斩鸡,是中国八大菜之一粤菜系鸡肴中的一种,白切鸡始于清代的民间酒店,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故又称“白斩鸡”。
又因其用料,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出品的三黄鸡(脚黄、皮黄、嘴黄),故又称三黄油鸡。后来广东各饭店和熟食店都经营“白斩鸡”,不仅用料精细,而且还用熬熟的“虾子酱油”同鸡一起上桌蘸食。
2、广东早茶
广东早茶是一种岭南民间饮食风俗。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共享天伦之乐。有的喝完早茶即去上班,有的则以此消闲。消闲族大多为街坊退休老人,他们一般来得最早,离去最迟,从早上茶馆开门可以一直坐到早茶“收档”。
这类茶客不去豪华酒家、高档茶楼或宾馆,而到就近街边经济实惠的小茶馆。如去高档茶楼,人均消费可以和酒宴差不多。“请早茶”也是广东人一种通常的社交方式。
3、煲仔饭
煲仔饭也称瓦煲饭,是源于广东广州地区的特色美食,属于粤菜系。种类主要有腊味煲仔饭、香菇滑鸡、豆豉排骨煲仔饭、猪肝、烧鸭、白切鸡等。
煲仔饭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礼记注疏》等书记载,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饭做法一样,只不过改用黄米作原料罢了,可见在当时是很名贵的。
4、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是一道由芽菜、河粉、牛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粤菜。广东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于清末民初年间发明。
河粉又称沙河粉,源自广州沙河镇。通常煮法是放汤,或炒制。炒制则分为加入芡汁的湿炒,和不加芡汁的干炒。
5、艇仔粥
艇仔粥是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游民——疍民(又称水上人家)创造的,其后又在广州发扬光大。现为广东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
艇仔粥的配料有生鱼片、瘦肉、油条丝、花生、葱花、蛋丝、浮皮、海蜇丝、叉烧丝、烧鸭丝和鱿鱼等。艇仔粥以粥底绵滑、味道鲜美、口感丰富而闻名于世。
百度百科-白切鸡
百度百科-广东早茶
百度百科-煲仔饭
百度百科-干炒牛河
百度百科-艇仔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