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的药理作用

核心提示石榴皮的药理作用  石榴皮的药理作用,石榴皮是中老年人的心头好,但只了解表面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作用的药材,这种食材可以补血养气,下面我带你了解它,石榴皮的药理作用。石榴皮的药理作用1   石榴皮的来源  石

石榴皮的药理作用

 石榴皮的药理作用,石榴皮是中老年人的心头好,但只了解表面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作用的药材,这种食材可以补血养气,下面我带你了解它,石榴皮的药理作用。

石榴皮的药理作用1

  石榴皮的来源

 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别名:酸石榴皮、酸榴皮、安石榴酸实壳、石榴壳、西榴皮。

  石榴皮的功效

 石榴皮性温,味酸,涩,小毒,归大肠经。有肠风下血,崩漏,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痢疾,带下的功效。主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红崩白,牙痛,月经不调,吐血,带下,虫积腹痛,疥癣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

  石榴皮的药理作用

  1、石榴皮的驱虫作用

 石榴皮碱对绦虫有很强的杀灭力,能作用于虫的肌肉,使其陷入持续收缩。盐酸石榴碱1:10000浓度,于5-10分钟后即杀死绦虫。临床证明生物碱与鞣酸结合者驱虫效果较好,这是因为鞣质能使生物碱变成难溶而难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可以充分地对肠寄生虫子发挥作用。

  2、石榴皮的抗菌作用

 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2560对白喉杆菌,1:1280对金**葡萄球菌、史氏及福氏痢疾杆菌以及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石榴皮的抗真菌作用

 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4对堇色毛癣菌、红色表皮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及星形奴卡菌等皮癣真菌等10种皮癣真菌有抑制作用。

  4、石榴皮的抗病毒作用

 试验证明,石榴皮煎剂稀释到1:10000-1:100000仍有抑制流感病毒(甲型PR3株)的作用。参见"石榴根"条。

石榴皮的药理作用2

  1、收敛作用

 石榴皮含多含糅质,当它们与粘膜、创面等接触后,能沉淀或凝固局部的蛋白质,使在表面形成较为致密的保护层,有助于局部创面愈合或保护局部免受刺激。

  2、抗菌作用

 石榴皮煎剂在试管内对志贺、施氏、福氏和宋内等4钟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对志贺作用最强,施氏、福氏次之,对宋内痢疾杆菌作用较差。比较400种中药对于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等的试管内杀菌力,证明石榴皮抑制伤寒杆菌的作用最强。此外,体外实验证明对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细茵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水煎液灌服或石榴皮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小鼠烫伤后接种绿脓杆菌模型的体内试验,无明显保护作用。石榴皮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氏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茵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问程度的抑制作用。以上抗菌作用,可能与所含大量糅质有关。

  3、抗病毒作用

 鸡胚法实验证明,石榴皮煎剂稀释到1:1万—1:10万仍有抑制流感病毒(甲型PR8株)的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证实糅质是石榴皮抗生殖器疮疹病毒的有效成分。其特点不仅能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更为重要的是显示较强的直接杀灭病毒和阻止及吸附细胞的作用。

  4、驱虫作用

 石榴皮煎剂有驱肠虫作用。其机理系作用于寄生虫的肌肉,使其陷于持续收缩,而具驱虫之效。

  5、其他作用

 从石榴皮甲醇提取物物分得一种化合物,对牛红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有强的抑制作用,1ug/kg时抑制率为80、2%,10ug/ml时为83,3%。石榴皮水煎去渣给兔灌胃,每日2次,可治疗兔子由消化机能紊乱失去生理平衡所致的泄泻。

  6、毒性

 石榴皮含糅质较多,对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石榴皮总碱毒性约为石榴皮毒性的25倍。对蛙、小鼠、豚鼠、兔及猫的毒性是致运动障碍及呼吸麻痹。石榴皮总碱对心脏有暂时性兴奋作用,使心搏减慢;对自主神经有烟碱样作用,1g/kg引起脉搏变慢及血压上升,大剂量使脉搏显著加快;对骨路肌有藜芦碱佯作用。

堇色兰属为什么又称米尔顿兰属?

郐作为姓氏读作guì。

郐,现代汉语词典中此字只有一个读音念kuài。但作为姓氏,应读古音念gui,四声。

郐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在第一千三百零一位,以新密为郡望。

姓氏渊源

源于妘姓,出自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连山氏祝融、炎黄子孙姓氏起源族谱世系》记载,颛顼帝之孙祝融约在公元前2125年建都于郐(今河南新密曲梁乡大樊庄村溱水东岸古城寨)。

其第二代后裔约在公元前2093年有因居邑名称而为姓氏者,分衍有祝融氏、郐氏,后再分衍有祝氏、融氏。

其第三代后裔即典(太典),亦称烈山氏,将都城迁往烈山(今河南密县南部、湖北随州曾都区厉山镇九龙山烈山),分衍有厉山氏,后迁厉山(今山东菏泽厉山),后再分衍有烈氏、列氏、厉氏、历氏。

其第四代后裔即少典,亦称公孙氏。母亲即为蟜氏女安登,又称任姒,厉山氏,姜姓,后迁往姜水(今陕西岐山横水河、宝鸡一带),在公元前2027年生长子即炎帝神农氏,后生次子少典氏。

其第五代后裔即石年,奔水氏听为妃,尊卢氏之女为妾,分衍有勖其氏。

其第六代后裔即临魁,分衍有堇氏、权氏、不浩氏、端氏、女娃氏、邛氏、柱氏、起我氏、巨駓氏。

其第七代后裔即承云,分衍有伊氏、宛氏、陈氏、仓氏、神氏、农氏、耆氏、庆甲氏、衡氏、芒昧氏。

其第八代后裔即明,分衍有监氏、夷栗氏。

其第九代后裔即宜,为越南开国之君,分衍有谷氏、伯坚氏、节氏。

其第十代后裔即来,分衍有赫胡氏

其第十一代后裔即裹,分衍有封胥氏。

其第十一代后裔即封胥,为赫胡氏之子,妣女娥氏。

其第十二代后裔即依卢,妣九方氏。

其第十三代后裔即启昆,妣有蟜氏附宝,北迁于有熊(今河南、山东间熊耳山),分衍有有熊氏。

其第十四代后裔即黄帝,亦称有熊氏、轩辕氏,元妃西陵氏嫘祖,二妃方雷氏女节。

如此看来,郐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比中华姓氏群体的始祖少典氏、神农氏还早两代,比黄帝轩辕氏更早十三代。

堇色兰属(Miltonia)是一个约有20余种的小属,主产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地带,其中以巴西境内最多,是附生于树上或石上的气生兰(图53)。米尔顿兰属是来自于堇色兰属拉丁属名的音译,早期为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流行叫法,以本属的花形似三色堇而言,因此称之为堇色兰属较为贴切。

图53 原产巴西的列氏堇色兰

本属植物植株外形同美堇兰属,均具有丛生的扁卵形假鳞茎,但茎端长有2片叶而非美堇兰属的单叶。花序腋生,总状花序有花1~5朵,红色、紫红和白色,唇瓣宽阔,心形或菱形,花期主要在春夏两季。

由于本属植物花大色艳,早在19世纪初就被引入欧洲栽培,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当今流行栽培的种类有列氏堇色兰(M.regnelii)、紫花堇色兰(M.spectabilis)、黄花堇色兰(M.flavescens)、楔唇堇色兰(M.clawesii)和白唇堇色兰(M.candida)等。此外,本属还有不少与其他属的异属杂交品种,如长萼兰属、文心兰属、美堇兰属等。

本属洋兰的栽培大致与美堇兰属相同,即冬暖夏凉的生长环境和半阴潮湿的栽植场所,可单用水苔或树皮来种植,但必须3年左右就要换新,以防水苔或树皮由于陈旧腐烂而影响植株根系的生长。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