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爔的技术成就

核心提示1952年2月邹元爔到工学实验馆工作时,正是周仁等深入研究球墨铸铁之时,他们探索了加镁方法,研究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对球墨铸铁金相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铸件上的应用。此项成果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3年我国急需开发内蒙古白云

1952年2月邹元爔到工学实验馆工作时,正是周仁等深入研究球墨铸铁之时,他们探索了加镁方法,研究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对球墨铸铁金相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铸件上的应用。此项成果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53年我国急需开发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建设包头钢铁公司。但该铁矿石中含有大量萤石和稀土元素,为世界所罕见。其高炉冶炼在世界炼铁史上也没有成熟的经验,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当时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周仁是中国科学院“两矿”(白云鄂博铁矿和大冶铁矿)领导小组组长,他知难而上,为冶金陶瓷研究所接下了白云鄂博铁矿石高炉冶炼的研究任务。他在所内进行了总动员,并迅速组织了会战组,同时任命邹元爔为研究该矿的技术总负责人。在周仁的组织引导和亲自参加下,邹元爔和徐元森等迅速建成了一座1立方米的试验小高炉,他们一方面进行实验室试验,同时也进行小高炉冶炼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氟在高炉冶炼中的行为,包括氟对高炉型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和氟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他们摸清了含氟炉渣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及其对不同耐火材料的侵蚀情况;阐明了氟从矿石和炉渣中挥发的机理及其对高炉钢结构的腐蚀情况;提出了白云鄂博矿的造渣制度和提高冶炼强度的方案;解决了氟对高炉钢结构和对高炉耐火砖衬的腐蚀问题。为苏联专家设计包钢炼铁高炉提供了可靠的关键技术资料和理论依据。特别是高炉耐火砖衬问题,苏联专家设计时原计划仅在高炉缸部分用炭砖,而周仁、邹元爔等的研究表明,高铝砖和铝镁砖等在高氟炉渣中都很快就被侵蚀,只有炭砖才能抗高氟炉渣的侵蚀,才改为从炉缸到炉身下部(风口带除外)全部改用炭砖,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大事故。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为了从含4%~5%稀土氧化物的包钢高炉渣中提取宝贵的稀土元素,邹元爔提出用硅铁还原法还原渣中稀土元素,制造稀土硅铁合金成功。当时称这种合金为“包钢第一号合金”。此法具有原料低廉和设备简单等优点,为我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回收稀土金属的工艺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因此获得1965年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并多次受到国家***的表扬。

1957年国家急于开发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其高炉冶炼也是世界上的一大难题。徐元森和邹元爔等系统地研究了含钛高炉型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矿物组成,探明了含钛炉渣在高炉冶炼条件下变稠的机理,在1立方米小型试验炉上进行试验时,根据徐元森的建议,创造性地采用了特种吹炼风口,解决了高钛渣堵塞炉缸的技术关键,为攀枝花钢铁公司高炉设计和冶炼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料和理论依据。该项工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同一时期内,邹元爔还领导了湿法冶金和炼钢等研究,如钴的提取、氧化铝的浸出、氧化钛和锰的提取等,成果出色,为我国多种矿产的综合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冶金物理化学中的“活度”概念是研究高温熔体实际反应的有力工具,它可理解为“有效的浓度”。邹元爔在1947年向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提交的博士论文《在液态铁和银之间某些元素的分配》中,利用液态铁和银互不相熔的特性,成功地测定和计算了铜、锰、硅和硫等元素在液态铁中的活度系数及其受铁中碳的影响,修正了炼钢过程中传统的脱硫机理,并为液态金属中元素活度的测定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一研究工作的成功,不仅使他雄踞全校毕业生之首,也为他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1952年起,邹元爔创建并领导了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冶金物理化学研究工作,完成了《氟对高炉炉渣粘度、熔化性及脱硫力的影响》等30多篇系列性的学术论文,分别刊登在《中国科学》、《金属学报》和《科学通报》等学术刊物上。这些论文内容广泛,涉及熔渣和金属中组分的活度、渣和金属间的平衡、火法和湿法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所完成的大量二元系、三元系冶金体系中组分活度和金属间化合物生成自由能的研究,为冶金物理化学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其中不少内容已被收入大学教科书和大百科全书。此外,在活度测量中,邹元爔打破了黑色冶金工作者常用铁作金属相的传统做法,采用某些有色金属相,然后借助变通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两组元活度系数之和或商来分别求得各组分的活度,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国际上长期存在的坩埚材料选择和化学反应设计以及微量元素活度测定等难题。

在邹元爔的领导下,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50~60年代的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水平,不仅在国内领先,而且在国际上也较有声誉。

60年代开始,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邹元爔急国家之所急,不顾高龄,毅然转向纯金属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领域。他将冶金原理应用到高纯元素的提纯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他巧妙地利用冶金熔体间反应,以及沉淀精炼、分级结晶、萃取、升华、精馏和真空蒸馏等多种方法以提纯单质元素。在他领导下,镓、磷、砷等高纯元素的制备工艺在国内有关工厂推广,并分别得到1964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工业新产品三等奖。

为了实现砷化镓、锑化铟、砷化铟和铟锑铋等Ⅲ-Ⅴ族化合物晶体的高纯度生长,邹元爔从分析晶体中剩余施主和受主的本质出发,提出并完成了常用的石英容器进行高温特殊处理的方法,从而大幅度降低石英中杂质钠和一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此方法在1983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此外,在邹元爔指导下完成了石英舟涂膜新工艺,常压液封原位凝固生长不掺杂的半绝缘砷化镓单晶新方法,以及倾侧法液相外延生长高质量砷化镓薄膜等研究。这些工作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邹元爔发表的关于半导体物理化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共70多篇。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将冶金物理化学的原理延伸到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中;更重要的是,他将固体半导体材料缺陷和冶金熔体这两个看来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统一于化学这门基础学科之中,为物理化学的应用、发展和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代开始,邹元爔从冶金学的角度提出了有关砷化镓质量的三个关键问题,即未知受主、结构缺陷和“迁移率刽子手”。1972年他总结了国内外不同方法生长的N型砷化镓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数以百计的数据,从中归纳出剩余受主与剩余施主浓度之间的一个相关函数关系。据此他大胆地预言砷化镓材料中存在着当时人们尚未认识到的受主缺陷种类,即所谓“未知受主”,它们影响着材料的补偿度。通过实验,他发现化学杂质钠就是常被忽视的未知受主之一。后来随着砷化镓纯度进一步提高,他又发现未知受主中除钠外,还存在着某些受主型结构缺陷(非杂质)。1974年,邹元爔根据砷化镓中一些缺陷间的反应,推测可能存在GaAsVGa和AsGaVGa两个能级位置不同的受主缺陷,它们相伴存在,并且浓度几乎相等。这个预言,在1975年被国外学者(朗)(Lang)和(劳根)(Logan)用当时新发明的深能级瞬态能谱仪的测试结果所证实。这两个受主缺陷命名为A和B陷阱。“迁移率刽子手”实质上是一种空间电荷散射中心,它对载流子的散射截面比普通电离杂质的几乎大2个数量级,严重影响了砷化镓材料的电学性能。在邹元爔领导下,对液相外延和气相外延砷化镓材料作了大量实验,揭示了它的微观结构是某种硅氧复合体。

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半导体材料中缺陷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砷化镓器件的迅速发展,国际上不少理论学家和实验学家的注意力纷纷集中到砷化镓材料中所谓“EL2”的深施主能级的缺陷本性上。这种缺陷在不同方法生长的砷化镓材料中普遍存在,且具有许多异常性质,并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器件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70年代在结构缺陷研究的基础上,1981年邹元爔应用物理化学质量作用定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EL2缺陷可能为AsGaVAsVGa三元络合物。其后,各国科学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先后从不同侧面提出了EL2缺陷可能为孤立反位原子和其它二元、三元络合物等十多种看法。这些科学家大多采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邹元爔等不仅认真研究了所有这些结果,而且分析了各种变化条件下某些缺陷的相互消长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从而较全面地总结出EL2缺陷的有力判别标准,即“指纹特征”。以后又根据量子化学计算和电子顺磁共震实验等结果,应用物理化学相律原理,进一步提出了晶体中EL2缺陷的生成机理,低温光照下EL2缺陷出现亚稳态的机理以及“EL2族”现象的实质等,从而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EL2缺陷模型。邹元爔去世后,这一模型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邹氏模型”,认为它能详尽地解释EL2的几乎所有的电学和光学性质,并称赞邹元爔等所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是鉴别半导体材料中深能级点缺陷本性的十分有用手段。

邹元爔的上述半导体物理化学方面的成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该机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翼。翼根翼型为NACA 0006.4-64(修形)、机翼折线处为NACA 0004-64、翼尖为NACA 0003-64(修形)。前缘后掠角45°,平均相对厚度5.1%,翼尖相对厚度3%,安装角1°,外翼上反角12°。前缘有锯齿。悬臂全动式整体平尾,下反角23°,以避开机翼尾流(英国的K和M型下反角为15°)。平尾前缘增加了缝翼。后缘襟翼和外侧前缘襟翼都有附面层吹除装置。后期的E、F型改用前缘缝翼,取消吹气装置。机翼下侧起落架舱后方有一块液压驱动的减速板。机翼为全金属结构,外翼可折起(海军型)。中翼和内翼为一贯穿机身的双梁抗扭盒式整体结构,抗扭盒又是整体油箱,容积达2380升。

副翼只能向下偏转30°。上翼面的扰流板可向上偏转45°,横侧操纵时两者协调动作,由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操纵。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无内胎,有减摆器和转向机构,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为单轮,向内收入机翼。舰载型弹射起飞时,前起落架伸长,有着陆钩。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J79-GE-17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美国最为著名的涡喷发动机,发展了多种改型,装备于多个型号的美军作战飞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耗油率0.2千克/牛顿·小时(0.84千克/公斤·小时)。机内总载油量7022升。腹下可挂一个2270升副油箱,翼下可挂一对1400升副油箱。有空中加油装置,也可挂伙伴加油吊舱。

座舱布局为串列式,两套操纵系统,有弹射座椅。机头相对下垂,保证以一定迎角飞行时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对地攻击。3套独立的206×105帕(210公斤/厘米2)液压系统。冷气系统用于开闭座舱盖,伸长前起落架支柱和伸出应急冲压涡轮。主电源为交流发电机,没有电池。 机载设备包括CPK.92A/A24G-34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AN/ASQ-19(B)通信-导航-识别系统,MS25447/MS25448计数器加速表,AN/APQ雷达高度表,AN/AJB-7全高度轰炸系统,AN/ASN-64A导航计算机,AN/AJB-63惯导系统,AN/ASQ-91武器投放系统,AN/ASG-26前置角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R-36、-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AN/FSA-32自动火力控制系统,AN/APQ-120火控雷达,AN/ARW-77 AGM-12控制系统,TD-709/AJB-7程序计时装置,ID-1755/A备用姿态参考系统,KB-25A瞄准照相枪。

F-4B/C使用的AN/APQ-72机载截击雷达属Aero-1A火力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特点为圆锥扫描、脉冲加连续波。圆锥扫描方式的缺点是测角精度较差、抗干扰能力不好,因此使用脉冲方式完成对目标的跟踪。除雷达外,Aero-1A系统还包括AN/APA-157导弹制导雷达,AN/AAA-4红外搜索与跟踪设备,Aero-1A导弹发射装置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红外装置装在机头下方,作用距离为30千米。雷达天线为抛物面型,液压驱动。该雷达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但由于大部分采用电子管电路,故体积、重量和维护性能较差。AN/APQ-120雷达是西屋电气(Westinghouse)为F-4各型飞机研制的雷达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型号,采用脉冲连续波体制。1967年至1980年已生产2000部,APQ-120已用新的数字计算机改进。从AN/APQ-72到AN/APQ-120的每一代都着重在改进性能和增加功能,特别是想把空对空工作状态与空对地工作状态结合起来。AN/APQ-120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大量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和固体电路,在相参接收和多普勒技术应用上也取得一些进展。天线口径为70×62.3平方厘米,重量290千克。带数字计算机的新型APQ-120属AWG-10A火控系统。 武器包括一门M61A1六管加特林机炮(部分早期型号没有装机炮,后来根据实战经验,但可携带炮舱,外挂或者加装了机炮),6枚“麻雀”III或4枚“麻雀”III和4枚“响尾蛇”空-空导弹。F-4战斗机共有9个外部挂架:机身下前后成对排列4个半埋式“麻雀”空对空导弹挂架,每个可挂1枚“麻雀”导弹,后一对挂架也可各挂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机身下中间挂架使用Aero-27A弹射炸弹架,可以吊挂核武器、炮舱、2273L副油箱或多弹弹射炸弹架;机翼下内侧挂点使用的是LAU-17A挂架,可以挂1枚“麻雀”导弹或2枚“响尾蛇”导弹,也可以挂1个三弹弹射式炸弹架(用于挂各种炸弹);机翼下外侧挂点使用的是MAU-12挂架,可挂1400L副油箱,或使用三弹弹射式炸弹架挂载各种炸弹。最大外挂重量为6042kg。表2.1是机身中央挂架和机翼下各挂架和各种武器的转接装置(过渡梁)。

对地攻击军械载荷最大达7250千克,包括各型AGM-12“小斗犬”无线电遥控导弹、AGM-62A“白星眼”电视炸弹、AGM-45“百舌鸟”反雷达导弹、AGM-65A“幼畜”电视炸弹、AGM-78B标准反辐射导弹、核弹、各种常规炸弹和火箭弹等。

“鬼怪”携带武器的多样性对其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极为有利。1972年,在“后卫”战役中,14架F-4“鬼怪”式战斗轰炸机投掷了24枚激光制导炸弹,成功摧毁了越方严密防守的清化桥。此后,美军使用了22枚激光制导炸弹和7枚电子光学制导炸弹,将杜梅大桥彻底炸毁。上述战例成为了精确对地打击的典型范例。

F-4E战斗机是F-4各型飞机中最早装备固定机炮的型别。F-4E的M61A1型20mm加特林炮和供弹系统固定炮架上,炮架位于机身中心线上。炮架的上部支架安装供弹系统,下部Y形架及后支架安装机炮。Y型架和后支架与炮架悬挂固定,后支架上有水平和俯仰调节器。这种结构简化了机炮系统在飞机上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机炮采用液压马达传动,其功率要求为:当机炮射速4000rds/min时为71.9L/min(84.4kg/cm2;当机炮射速6000rds/min时为107.9L/min(118kg/cm2)。机炮旋转的加速和减速时间为0.5s,寿命为120000rds,故障间平均发数(MRBF)为10000rds,预检修期为15000rds。进弹机带有装弹机供在地面上往弹箱内装弹使用,所以往弹箱内装弹时不需要专门的外场设备。往弹箱内装弹时装弹机驱动弹带,使其进入进弹机,弹带通过进弹机后弹链被除去,炮弹被送入弹箱。 瞄准具

该机采用的ASG-26瞄准具有空对空和空对地两种工作状态,可通过光学显示部件上的状态选择开关进行选择。选定工作状态后,再通过轰炸/武器投放开关、武器选择开关和其他开关选择各种攻击方式。1、空对空状态。是一种机炮攻击状态,瞄准具计算出前置角,并以光环的形式显示给驾驶员。驾驶员操纵飞机使光环跟踪并套住目标,此时机炮的射击方向指向目标的未来位置。2、空对地状态。根据预先装定的高度、俯冲角以及目标距离等算出下沉角,并使光环按此角下沉。攻击时使光环的中心光点与目标重合,稳定跟踪一段时间后即可投放武器。

火控雷达

采用AN/APQ-120火力控制雷达是在APQ-72、APQ-100和APQ-109雷达的基础上研制的设备。把脉冲搜索雷达、连续波制导雷达和目标截击计算机三部分结合在一个装置中。天线尺寸从APQ-109的直径79cm减小到69.9cm×62.3cm,但作用距离没有降低。由于广泛地采用了固体器件,因此提高了可靠性,而且体积减小,重量减轻。AN/APQ-120雷达有7种工作状态:即“关机(OFF)、“准备”(STBY)、“空对空”(A/A)、“空对地”(A/G)、“天线固定”(CAGE——天线轴固定在武器基准线上)、“自检测1”(BIT1)和“自检测2”(BIT2)。其中只有“空对空”、“空对地”和“天线固定”3种是战斗工作状态。天线高低扫描有1行或2行两种。显示形式有下列4种:小范围B型扫描(B-NAR);大范围B型扫描(B-WIDE);小范围PPI型扫描(PPI-NAR)和大范围PPI型扫描(PPI-WIDE)。B型扫描用于空对空状态,PPI型扫描用于导航和轰炸时的地形测绘状态。3、在空对空状态,雷达从A/A24G大气数据计算机得到高度、真空速、真攻角等信息进行截击计算。从AN/ASN?63惯导装置或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获得控制天线所需的俯仰及滚动信息。从惯导装置获得偏流角。目标截击计算进行截击计算后,通过导弹发射架分别向AIM-7D/E“麻雀”导弹和AIM-9B/D/J“响尾蛇”导弹提供下列信号。

APQ-120雷达的显示器组合包括显示器和显示器控制装置两部分。F-4E-48-MC(s/n71-236)以前的飞机,装备IP-870/APQ-120(前座舱)和IP-871/APQ-120(后座舱)显示器和C-7347/APQ-120显示器控制装置,在F-4E-48-MC以后的飞机上,把上述装置改装为多传感器显示器组合(MSDG)OD-67/APQ-120。它包括IP-1093/APQ-120E(前座舱)和IP-1094/APQ-120E(后座舱)显示器以及C-8909/APQ-120E显示器控制装置。OD-67/APQ-120多传感器显示器组合除作雷达显示器外,还有显示电视图像的功能。因此,在同一个阴极射线管上,由状态开关控制,或显示雷达图像,或显示电视图像。IP-1093与IP-870显示器的直径一样。但IP-1094比IP-871显示器在长、宽各增大了19.05mm,因此显示器的面积增大了1倍,作雷达显示器用时有925条纵向扫描线;作电视图像显示器时有525条水平扫描线。因此,显示的雷达图像比原来的直储显像管的画面更清楚。电视图像的输入来自AN/ASX-1光/电目标识别系统、AGM-65A/B“幼畜”空对地导弹或GBU-8/B、GBU?9/B等制导炸弹。ASX?1系统用IP-1093或IP-1094作显示器(AN/APQ-120雷达不工作时)。APQ-120雷达和ASX-1系统也可以同时工作。此时前座舱的IP-1093/APQ-120E作雷达显示器,后座舱的IP-1094/APQ-120E作ASX-1系统的显示器。反之亦可。当发射AGM-65A/B“幼畜”导弹、AGM-62“白星眼”制导炸弹和GBU-8/B、GBU-9/B制导炸弹时也使用OD-67/APQ-120作显示器。而“幼畜”导弹发射后的操纵使用4504A/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的改进型)控制器。从F-4E-36-MC(S/n 67-342)到F-4E-45-MC(S/n 69-7588)的一部分飞机进行了改装,增加了AN/ASQ-153(V)电/光目标指示系统。它与AN/AVQ-23(V)-2激光指示器组合在一直,用激光照射目标,增加了制导激光制导武器的能力。能把本机或僚机发射的AGM-65C导弹或GBU-10/B、GBU-10A/B、GBU-10B/B、GBU-11/B和GBU-12/B等制导炸弹导向目标。

弹道计算机

使用的AN/ASQ-91是一部计算武器弹道用的模拟计算机。其主要输入信号有:

⑴AN/ASN-63惯导装置输出的地速、垂直速度、方位、机头真方位、航迹、离地高度、垂直加速度等;

⑵AN/APQ-120火力控制雷达的测距信息和雷达十字线跟踪信息;

⑶“低空轰炸/武器投放”开关选择的状态信息。

ASQ-91计算机的输出信息分别送给:

⑴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计算系统;

⑵AN/ASA-32飞行控制组合(机头方位误差、相对方位、目标距离);

⑶AN/ASG-26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

⑷向所选择的武器挂架发出投放或发射信号。

AN/ASQ-91计算机有6种工作状态Mü?暗涂蘸湔?武器投放”开关进行选择。

⑴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

⑵俯冲低空减速投弹(俯冲后进行低空减速投弹);

⑶俯冲拉起投弹(Dive Toss);

⑷目标定位轰炸(Target finding);

⑸偏差(间接)轰炸(offset Bomb);

⑹发射AGM-45反辐射导弹。

发射AGM-45导弹时,AGM-45反辐射导弹把测出的电波源的相对角度(位置)输入ASQ-91计算机,据此算出飞机的操纵信号,并送给AN/ASA-32飞行控制组合。ASQ-91计算机的控制可在前座舱和后座舱的武器投放操纵板以及后座舱的计算机控制板上进行。在计算机控制板上以30.5m的精度输入目标距离、目标高度、投弹点的高度以及投弹点与目标的间距;以0.5s为单位输入从投弹点到通过目标上空的时间差。此外,还输入所投放武器的阻力系数。转动游标纵向跟踪和横向跟踪的指轮,使雷达显示器上的十字线压上目标。此时如果压下目标插入(TGT.lns)按钮,则AN/ASQ-91计算机开始计算。

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计算系统是F-4E对地轰炸的大脑,作为全姿态参考系统解算导航的基本参数,投放普通炸弹和核武器时进行轰炸计算。在导航状态中,AJB-7系统连续地计算出飞机的俯仰、滚动和航向姿态,并显示在前座舱的姿态指引仪(ADI)上。在后座舱只在遥控姿态指示器上显示俯仰和滚动姿态。AJB-7系统计算飞机姿态时的主要输入信息来自AN/ASN63惯导装置。在计算飞机方位时根据罗盘系统控制器状态开关的选择,有3种情况;

⑴罗盘。这是把AJB-7系统中的罗盘发射机的磁方位作为信息源的应急状态。

⑵陀螺方位仪。这是根据所选择的AN/ASN-63或AN/AJB-7系统中的陀螺方位仪显示器输入而工作的状态。

⑶随动状态(Slave)。这是把罗盘发射机和陀螺方位仪显示器的2种方位信息综合使用的工作状态。

在轰炸状态中,根据“低空轰炸/武器投放”开关的选择,AN/AJB-7系统能进行下列6种轰炸:

⑴上抛(Loft)轰炸。这种投弹方式用于攻击防空火力强的目标。主要是投放威力大的核炸弹,但也可用于投放一般的武器。这种攻击方式的操纵如下:载机水平进入目标,在接近目标前急跃升,在跃升过程中投放武器,此后载机继续反转脱离目标。美国在越南用这种方法发射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攻击地对空导弹阵地。通常“百舌鸟”导弹载机从低空接近目标,在地对空导弹射程外飞机拉起,以45°~50°的上抛角发射AGM-45导弹,载机向反方向脱离。这样,即增加了AGM-45导弹的射程,同时载机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在投放核弹时,为了获得更长的抛物线弹道,通常在空气密度小、阻力小的高空(如10670m)投弹。

⑵即时越肩轰炸(INS O/S)。当所攻击的目标位置不清时使用这种方法。飞机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半滚拉起,在机头上仰角大于90°的某瞬间投出炸弹。主要用于投放核武器。

⑶计时越肩轰炸(T.O/S)。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根据已知的目标坐标,预先装定突防航线和突防速度,并选定轰炸参考点。在突防航线上通过目视或雷达识别参考点,并事先装定好从参考点到目标的飞行时间。在正确地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越肩轰炸。通常使用核炸炸弹。对已知坐标的目标也可进行上抛轰炸。选用越肩轰炸是为了保证低空进入目标的突然性和投放空炸核炸弹。

⑷直接轰炸(direct)。在俯冲中对目标投放武器。

⑸计时水平轰炸(T-L)。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与计时越肩轰炸相似,只是在水平飞行中投放武器。

⑹计时小角度减速轰炸(TLAD)。也叫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与越肩轰炸一样,低空突防和采用参考点。在预定的拉起点转为45°跃升,在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投下带减速伞的核弹,也常用于投放“蛇眼”等减速炸弹。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