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没有电压,电路中不可能形成电流,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但有电压,电路中不一定有电流,比如说,干电池两端有1.5V电压,但如果没有闭合电路,也不会有电流.因此形成持续电流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是电路必须闭合.在比如,若电路是一段绝缘体,即使两端有电压,甚至电路闭合,由于绝缘体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因而也无电流.所以形成电流的又一个必要条件是电路中必须有自由移动的电荷。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电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万用表可测出电压,但因为没有外界回路,所以它没有电流。 但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必要条件,只要再有电压的两个点上接上回路,就一定产生电流;若两点上没有电压,即使连接上回路,也不会有电流流过。不一定,因为要看电路是否通畅,不通畅的电路两端是存在电压的,但没有电流,反之如果电路中有电流流过,那么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IR。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流是由电压产生的,因此有电流必须要有电压。
相反,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例如一节电池放置在地上,电池的正负极存在电压,但却没有电流;又如一根导体棒在没有回路的情况下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压却没有感应电流。
电流的决定式I=U/R,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因为电压存在,但是电阻太大(正负极连接的是一段空气,电阻很大),所以认为产生的电流可以忽略。
至于不存在电压,物体不带电就可以了。可是这样是一定没有电流的。
欧姆定律定义
常见简述: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标准式:I=U/R(变形公式:U=IR;R=U/I)
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I:(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R:(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部分电路公式:I=U/R,或I=U/R=P/U(I=U:R)(由欧姆定律的推导式[U=IR;R=U/I]不能得到①:电压即为电流与电阻之积;②:电阻即为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所以,这些变形公式仅作计算参考,并无具体实际意义。)
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这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为电阻的倒数。具有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线性元件,其电阻叫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
欧姆定律不成立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而是不同形状的曲线。把具有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作非线性元件。
全电路公式:I=E/(R+r)
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是电源内阻,
单位均为欧姆符号是Ω;I的单位是安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