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对徽派建筑如此着迷

核心提示趁着十一小长假,去了一趟宏村,看到了绝美的炊烟日出,吃到了香煎毛豆腐,当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徽派建筑。我周围有很多朋友,一提起中国古建筑,第一个想起来的便是粉墙黛瓦,有着高高马头墙的徽州民居。其实,中国古建有很多,可唯独徽派建筑能给人一

趁着十一小长假,去了一趟宏村,看到了绝美的炊烟日出,吃到了香煎毛豆腐,当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徽派建筑。

我周围有很多朋友,一提起中国古建筑,第一个想起来的便是粉墙黛瓦,有着高高马头墙的徽州民居。其实,中国古建有很多,可唯独徽派建筑能给人一种熟悉感。为什么我们又对徽派建筑如此着迷呢?

其实徽派建筑很符合现代审美。与红墙朱瓦,镶金穿银的皇家建筑不同的是,徽派老房子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外墙用色简单,只有黑、白两种基本色调,非常简约,而且线条利落,大方,墙体除了飞檐之外,其余的部分都是利落的直线,提炼出的感觉非常像现代LOFT的装修风格。内室空间很高,大厅宽敞用来会客,楼上的厅用于日常起居,妥妥的复式小高层之感。

并且,徽州房子非常注重实用性。在过去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村落村民已经懂得利用山泉、溪流、湖泊等自然水源打造纯天然“自来水”供水系统了。在宏村,每家每户出门就能来到自家门前的水渠。这些复杂的水渠构成了宏村最牢固的供水系统,自上而下,流入村中的两个大湖,“月沼”和“南湖”,起到防火,蓄水的作用。而且,这些流水来源均为山中的泉水和溪水,无需进行其他处理就能达到天然饮用水的标准。可以说,一举解决了烧饭、洗衣、防火等诸多问题,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

此外,徽派建筑的“软装”部分也十分有情趣。徽派建筑的软装以木雕为主,每家由于自己对于生活的品味和情趣的不同,木雕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有的来源于论语中的故事,有《三国》故事,有唐诗选刻,有民俗传说,还有寓意吉祥美好的植物,风景等。相比于当时欧洲不是人物肖像就是圣经故事、希腊神话的主题来说,徽州木雕的主题实在是丰富多彩,而且,很有人情味,没有一味的说教,也没有神圣崇拜的意味,单纯就是房屋主人对于生活的理解,每家的装饰都很有个性,不会出现一副装饰画出现在不同的四家人的客厅墙面上的尴尬。

其实,我们喜欢会对徽派建筑如此着迷,大可能是因为徽派建筑非常接地气的原因吧。作为那个年代的中产阶级,不想太多权利之争,只想一心将自己的日子过得美满、安逸,按照自己心性装饰自己的房子,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有空朋友来家坐坐,叫家厨做几道好菜,聊聊趣事,享受难得的清静时光。自己挣钱自己花,也不用摆场面给别人看,将注意力放在衣食住娱上,这座百年的老村落,实实在在把日子过的踏实。如果说故宫是属于游客和学者的百科全书,那宏村就是属于每个人的柴米油盐。

安徽徽派建筑的特点是?

综述

歙县明清民居、祠堂随处可见,牌坊存有八十四座。还有不少古桥、古寺、古塔。使人步入歙县仿佛走进了一座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完整的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神韵。

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主体构件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装饰艺术

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

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

徽派建筑的特点: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徽派建筑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扩展资料

徽派古建筑?匠心虽在传承堪忧:

在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当很多人沉醉于馆内古色古香的徽派古建筑中时,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古建筑是一群工匠,用着古人传承下来的100多种木匠工具,做到榫卯连接零误差,用木石泥沙、斧凿锯锤完美修复的。

在外人看来,古建筑修复,就是锯锯木头和砌水泥墙那么简单。但是对于古建筑修复师来说,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需要静得下心来。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馆长宣繁秋告诉记者,一个古建筑修复需要木工、石工、瓦工、泥水工、漆工等多个工种全力配合,慢工出细活。“只会锯木头,没有一定耐心和坚持,是做不了古建筑修复的。”

现在还有不少古宅面临着年久失修的问题,不能仅仅只依靠一个年轻人来传承手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接我们的班,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建筑和文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徽派建筑

人民网-徽派古建筑 匠心虽在传承堪忧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