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上课期间经常会因各种突发状况而影响上课的情绪,甚至中断教学。在机房上课比在室内上课更容易产生突发事件,如何有效地掌握突发状况,做及时的回应并自然解决,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也属于备课的范畴。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够顺利有效实施,关键看学生,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模式,备好学生也能有效的减少上课中的突发状况。在机房上课中所遇到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讲课时学生自顾自的说话,完全不听教师听讲;上课中学生突然大声说话或大笑;操作过程中学生电脑突然出现故障;学生无所事事,不按要求操作;学生玩游戏;个别学生搞破坏:删除文件、踢线、修改别人的文件等。在讲课时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全面关注学生的行为,及时将可能发生的冲突通过教师的眼神、肢体动作、音量等方式及时压制,而在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时,相对关注于操作速度慢,操作出现问题的少数学生,此时的冲突要想避免,那就要看学生的素质,是否具有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把行为养成教育在上信息技术课进机房前做足做好。无论教师是如何的加强管理、细心观察还会出现师生冲突,那么出现冲突该怎么处理呢?首先教师要保持相当程度的冷静。冷静是处理万事之基础,理性是化解危机的途径。其次要了解问题的症结。出现问题时必有其主要引爆点,可以针对问题症结,以“擒贼先擒王”的策略追根究底。再次分析学生此时的心理以及上课进度、上课环境等因素选择正确的策略处理。最后做出处理决定,可以现场处理,可以课后教育,还可以交由班主任处理。教师要在平日学校生活中思考各种可能情境的处理策略,积累经验作为突发事件发生时处理的参考。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师缺少应有的尊重。由于中小学教育传统的应试导向,学校在教育取向上重智轻德,造成德虚体弱美劳无的后果,信息技术教育也缺乏应有的地位。畸形的教育民主,师道尊严的淡出,致使现在的学生缺少应有的尊师意识。学生尊师意识普遍薄弱,不少学生只是将教师当做接受教育所需要的一种媒介,与电脑似乎没有本质的区别。即便尊师,也局限于尊重文化课教师,因为他们与“分数”这一应试教育的“命根”直接挂钩。这是冲突产生的体制因素。其二是信息技术教师课少班多,师生间缺少有效的交流。不少音体美以及信息技术教师反映,教了这么多年书,不知究竟哪一个是自己的学生。的确,由于信息技术课一周不过一两节,除了上课,教师与学生没有产生“交集”。一学期下来,除了个别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被念叨之外,教师很难认识多少学生。缺少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关注和有效干预,自然在学生心目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学生也没有将上信息技术课当成是上课,只当成应试重压下的片刻放松,当然也不会注意学习的纪律与效率了。这是冲突产生的课程因素。要减少上课冲突事件的发生需要做以下四方面:一、学生管理要把功课做到前头,这就需要教师的个人威信和人格了。二、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更多地去学习如何去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做一个老师。不宜把在信息技术课上发生的事情全盘交给班主任,指望班主任当你的警察。要自己做好管理一个班级的准备,如有不足要善于去学习。现在的孩子与我们成长的时代完全不同,开放、自尊、渴求尊重、自我意识强。过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采取责骂、殴打、压制等手段,不宜用这些落后的方法来对待现在的孩子。要教好信息技术课,维护好课堂秩序是首要条件,否则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成了摆设。你安排一套,学生那里又是一套,不认真不专心不服你管理,这样的课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三、教师用温和的话语和亲切的举止来教育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正处在花季雨季,他们的心态尚未成熟,有强烈的自尊心。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用温和中透着严肃的话语,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四、从第一节课起,让学生对机房有种神圣感,避免发生“破窗效应”。树立起信息技术教师的威信,有始有终,从第一节课起,见到打游戏的行为就严厉制止,让学生感知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以及机房的规章制度。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将打游戏制止在萌芽状态,逐个地解决问题。平日里,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多和班主任沟通,遇事和班主任商量。只要教师在平日里多注重教师的修养,做事扎扎实实,多积累一些应急处理问题的办法,多研究一些学生的心理,加强自己的基本功的练习,我想冲突一定会减少甚至消灭。
我会保持镇定,积极妥善的处理此事。
第一,我会立即检查设备,看是否网线松动导致网卡,及时处理故障,或者立刻换一台设备进行授课。如果找不到原因,我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第二,我会及时联系教务老师,处理网卡的情况。让教务老师先稳定住学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第三,作为中小学老师,在我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会提前做好两手准备。遇到突发状况及时的调整,还要提高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