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生角度讲,青蛙肉是吃不得的,原因有三:
1、青蛙的冬眠是在泥土里度过的,历时半年多。复苏后,其体内带有多种病毒细菌,虽经烹制也不能完全消除。
2、现在庄稼施用农药、化肥较多,青蛙常吞食带有化肥农药的害虫。人再食用之,农药残毒又会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
3、青蛙体内还藏有一种叫双槽蚴虫的寄生虫。人吃了带虫的青蛙后,双槽蚴虫便寄生于人的皮下和肾脏周围,产生一种使这些组织局部浮肿或脓肿的液体。如侵入眼球里,可引起角膜溃疡,视力减退,严重的甚至导致失明。
仅供参考:
青蛙又名田鸡,有的地方称为水鸡,是黑斑蛙、虎纹蛙和金钱蛙的统称。青蛙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营养成分:富含高蛋白(比牛肉高25%)、低胆固醇、无脂肪,但含有一定的寄生虫和毒素。
食用宜忌:
青蛙肉并不能滋补身体,不但没有特殊营养,吃多了反而会影响健康,甚至染上寄生虫病。青蛙在泥土里冬眠,历时半年,苏醒后,其体内带有多种病菌、毒素,虽经
烹饪
,但也不能完全消除。青蛙体内藏有一种名叫双槽蚴虫的寄生虫,人吃了带虫的蛙肉后,双槽蚴虫便寄生于人的皮下或肾脏周围,产生一种使这些组织局部出现浮肿或脓肿的液体;寄生虫一旦侵入眼球,会引起各种炎症,导致角膜溃疡、视力下降,严重者会导致双目失明,侵入人体其他组织,会使人出现抽搐、瘫痪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人若食用吞食有农药、化肥害虫的青蛙,农药残毒会毒害人体,青蛙或蟾蜍体内的毒素则可能引起瘫痪或癫痫。
因此,吃野青蛙肉弊多利少,不吃为好。禁捕、禁杀青蛙,也益于生态平衡。不过,青蛙的人工养殖,可以部分解决人们对蛙肉的需求。
青蛙养殖的几个重要环节。
首先,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建池,因为养的青蛙主要是供给人们食用的,所以一定要保证无毒无污染的水源和环境,池周围供青蛙栖息的灌木以及蔬菜之类的植物一定不能喷洒农药。
其次,是蛙卵的处理,由于蛙卵直接关系到青蛙的数量,所以一定要及时打捞落入池底的卵块,以防缺氧致死。
再者,亦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们知道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一说,青蛙也存在这种大蛙吃小蛙,小蛙吃蝌蚪的现象,所以要保护蝌蚪,就必须将其与成蛙隔开来养,至于小蛙,因为无法控制它们的长势,所以要在池中投入足够的饵料,保证每一个青蛙都能吃饱,它们才不会弱肉强食。
最后,是饵料的来源问题。可以选择成品饲料,但考虑到成本比较高。一般蛙农们是可以自己培养蝇蛆、蚯蚓等活饵,也可捕捞一些小鱼小虾等,但一定要选没有被污染的河流。鸡鸭的小肠等内脏也可以剁碎来喂。同时,应搭配一些素食如菜子饼,豆饼等。但不管为什么,一定保证食物的干净,因为青蛙也是很容易生病的。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有人估计,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15 000只。因此,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在秋末天气变冷时,青蛙带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繁殖期间,许多雄蛙常聚到一个共同的区域,高声鸣叫,连续不断,这就是所谓的“哈蟆吵坑”。其实这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结成配偶。配对以后,雌蛙便开始向水中排卵,每次排卵约3 000—6 000粒;与此同时,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经4—5天的孵化发育成为蝌蚪。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尾游泳,用鳃呼吸,并取食矽藻、绿藻等植物性食物。经过两个月的发育之后,蝌蚪变态成为幼蛙,尾部逐渐消失,体长大为缩短,并开始上陆生活,食性也开始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从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要三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