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依海而兴

核心提示5月19日, 福安市 溪尾湾,两只海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游;18日,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荷花园,7只水雉在荷田觅食、栖息这些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国家保护动物频频出现闽东这片海域,是宁德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生动缩影。  没有好的生态就谈不上高质

 5月19日, 福安市 溪尾湾,两只海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游;18日,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荷花园,7只水雉在荷田觅食、栖息这些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国家保护动物频频出现闽东这片海域,是宁德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生动缩影。

 没有好的生态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没有好的生态就没有?宁德篇章?。宁德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046公里,均占全省1/3左右。在这片海域上,有60万人从事海上养殖、捕捞和销售。

 2018年7月以来,宁德下大力气开发三都澳,全面打响为期两年的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清退禁养区渔排26.71万口,升级改造标准渔排55.75万口、深水大网箱3450口,走出了一条依法养殖、科学养殖、环保养殖的路子,给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宁德答卷?。

 水净鱼肥人欢笑

 22日, 福鼎市 佳阳乡罗唇村南湾海域微风轻拂,金色的网箱把海面分割成6块,犹如一亩亩精心培育的良田,走近细看,只见水净鱼肥人欢笑。

 这是福鼎市星海养殖有限公司在海域上开发的深水网箱生态大黄鱼养殖基地。?这里的水很深很清,水质很好,养出的鱼品质好、病害少。?基地负责人林贵肯说。

 2018年,林贵肯把自家近300口木质渔排进行升级改造,?变身?现在同等养殖面积的6口全塑胶环保材质深水大网箱。一个大网箱相当于以前50口小网箱,不论深度还是宽度,都得到了拓展,鱼的活动空间变大,每条大黄鱼的线条都很好,口感也更好。去年到现在已销出350吨,产值达800万元。

 沙埕镇中心渔港渔民郑顺利今年成功培育4000多万尾鱼苗,除了200万尾留作自养外,其他的都销往霞浦、罗源、蕉城等周边的大黄鱼养殖区。

 沙埕港周边渔民有着20多年的大黄鱼育苗经验。为了满足当地鱼苗需求,渔民自发设立育苗室,从事大黄鱼育苗,在沙埕港海上逐步形成闽东地区最大的大黄鱼鱼苗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

 ?塑胶渔排有更强的抗风浪能力,布置更加科学规范,海上水流更加通畅,水质更加清洁,成活率更高。?省科技特派员王朝新派驻沙埕镇,定期检测海水水质和大黄鱼品质,?今年大黄鱼鱼苗在外海网箱养殖的成活率达到80%,一口港外的大网箱养殖的成年大黄鱼月销售额高的能突破百万元,当年就可收回成本?。

 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规范养?是关键。

 为推进藻贝类养殖改革,蕉城区成立海投公司,负责全区海域、海岛、岸线的收储、投资、开发,稳妥推进?四权?(海域所有权、使用权、养殖权、承包权)?两证?(海域使用权证、养殖证)改革,建立了海上养殖新秩序。

 ?区政府通过海投公司盘活了海域资源,海投公司规范经营海域,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养殖户解决了出路,实现镇、村、企业和养殖户四方共赢。?蕉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渔旅融合迈大步

 依托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形成的优美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宁德重点打造蕉城秋竹、福安下白石、福鼎安仁及霞浦七星等一批以渔旅融合为特色的?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努力培育渔业特色鲜明、旅游配套完善、业态丰富的海上旅游新样板。

 5月19日,霞浦县邀请媒体记者、网红旅游达人、自驾游车友沿?东海1号?风景观光道开启自驾旅程,并通过新媒体带领全国游客?云游霞浦?,让民众足不出户体验霞浦壮美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一时间圈粉无数。

 记者来到第一站海尾城堡,这里大海、蓝天、城堡融为一体,宛如一个童话世界。城堡边的步道也是个不错的打卡点,吸引不少人驻足拍照。

 据介绍,东冲半岛风景观光道?东海一号?始于长春镇积石村,全长20.3公里,途经12个村庄。这条观光道既是旅游路,又是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将大大促进霞浦沿海经济带提升和海洋养殖业发展,形成全方位的沿海旅游观光摄影带。

 为做好清海?后半篇?文章,福安市一方面开展海上养殖?消白除旧?和品质提升,另一方面加快海上社区建设。?我们已初步建成下白石和溪尾镇连家船民两个?海上社区?,完善了海上养殖信息管理数据库,真正实现了海上养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一步提升海上养殖综合治理水平。?福安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负责人叶宏盛说。(单志强 蔡雪玲 黄钲平)

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有何值得参观的地方?

中国人吃掉的海产品,四分之三都是养殖的。几个月前,中国甚至首次成功养殖了带鱼。但是,大量投放饲料和鱼药,也严重污染了中国近海。“散货船是常见的一种船。”大连阿波罗海事公司的老板孙延来说,“全球3万吨载重以上的有13000条,每年600条拆掉卖废钢。船壳完好,只是内部陈旧了。”散货船有好几个舱,每个舱1万立方米,有几十个养鱼网箱大,内壁光滑。全世界海洋养殖业,中国占到六成。近海网箱造价便宜,但污染海水,鱼的成活率只有50%;在远海,90%的鱼能成活。2017年6月份,武船重工生产的史上最大养鱼笼,交付给挪威。中国水产科学院的专家谌志新说,各国还在推出各种深远海新设备。

开着大船在深远海养鱼是什么体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中国人吃掉的海产品,四分之三都是养殖的。大黄鱼、石斑鱼、金鲳鱼、多宝鱼……你之所以吃得起,因为它们都是养出来的。几个月前,中国甚至首次成功养殖了带鱼。

但是,大量投放饲料和鱼药,也严重污染了中国近海。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获悉,有人想出了新点子:把旧货船改成养鱼缸。

“散货船是常见的一种船。”大连阿波罗海事公司的老板孙延来说,“全球3万吨载重以上的有13000条,每年600条拆掉卖废钢。船壳完好,只是内部陈旧了。”

散货船有好几个舱,每个舱1万立方米,有几十个养鱼网箱大,内壁光滑。孙延来说:“很多养殖户认为它可以养鱼,但散货船的设计不能装液体,灌上海水容易翻船。”

孙延来的新设计,是将货舱(现在成了养鱼箱)打几十个洞,让海水进来,船变成半沉平台。这个235米长,32.5米宽的浮岛,装载几千吨饲料和淡水,设两个直升机平台,不会漂走。

半沉的船只将围绕系泊点转动,流转船里的海水,相当于一天换水25次。

经中船重工702所模型实验,17级的台风和18米大浪下,舱内的鱼也不至于受伤。孙延来说,新设计得到挪威船级社的证书;他们和中船重工合作成立公司,准备向福建一家养殖巨头供货。

全世界海洋养殖业,中国占到六成。近海网箱造价便宜,但污染海水,鱼的成活率只有50%;在远海,90%的鱼能成活。

“我国的内海养殖已经过饱和,污染严重,养殖疾病频发;去深远海是世界趋势,但需要大型的智能化装备。”武船重工的副总工程师严俊说。

2017年6月份,武船重工生产的史上最大养鱼笼,交付给挪威。它有25万立方米,直径110米,70米高,养殖160万条三文鱼。全自动化,只需要4个人。

美国人50年前提出海洋牧场以来,各国建造了几千个远海养殖设备。但挪威的大笼子让大家耳目一新,这个高度自动化的养殖工厂是未来的模板。

“挪威人将网箱放在10米以下的海水里,一方面屏蔽了表层风浪,一方面避免了上层海水的寄生虫。”中国水产科学院的专家谌志新说,各国还在推出各种深远海新设备。谌志新说,他们也设计了大型游弋养殖工厂,类似于孙延来的创意,将30万吨级的矿石船改造成养殖场;他认为两种设计各有优势。

“挪威大笼子”耗费8000多万美元,孙延来认为对中国人太贵。他说,“散货船养鱼平台”的容积与它可以一比,且长期成本跟近海网箱差不多。

动脑筋的人不止孙延来。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里克森2016年6月宣布,要将他旗下退役的散货船改造成养鱼设备。

孙延来说,他的设计不光有经济效益,“如果在东海到南海,有几千个4000平方米、能停靠直升机的大平台,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可以想见”。

开着大船在深远海养鱼是什么体验相关阅读:

大船闯深海 来日鱼满舱

上接A01版

“这几年金鲳鱼的市场行情一直不错,去年价格在十三块钱左右一斤,今年春节前已经涨到十六块五一斤了,养殖渔民个个大丰收!”忙碌中的黄达灵,举手投足中沾染着海水腥咸的气息,他是第一个在临高尝试深海网箱养殖的渔民,如今对深海网箱养殖产业依旧十分看好,今年,他除了将在临高增加网箱,还将在三亚、儋州等地发展养殖场。

不仅如此,临高还将在金牌湾开发区规划建设智慧海洋小镇,打造全新的养殖基地,并通过基地延长海水养殖产业链,包括科研、种苗孵化、饲料、下游的加工销售等。

“今后还将以此为依托,结合临高现有的船舶、游艇制造业,发展海洋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产业,形成一条完善的海洋产业链,做足蓝色文章。”李江华表示。(本报临城2月16日电)

平台上的设备特性及其功能用途,平台中间的刚性围栏区能提供15000立方养殖水体,可根据需要养殖不同种类、不同生长周期的鱼类、贝类,实现立体养殖生态。平台搭载了自动投饵、鱼群监控、水体监测和制冰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可在海上完成从鱼苗生长到成鱼冷冻装箱的一系列作业,日常生产维护1个工人就可以完成。

平台具备20余人居住空间,300立方米仓储空间,wifi,空调、电冰箱、制淡机、淋浴间等设施一应俱全。稳定的电力供应为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海区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发展休闲渔业,提供山盟海誓的婚庆服务,开展垂钓、潜水、渔家乐,为游客提供玩、吃、住一条龙服务。?青岛崂山龙盘海洋牧场的王金霞总经理看到完备的生活设施后说道。

参观完平台,平台上架起了茶桌,开起了茶话会。马所长首先介绍了广州能源研究所在波浪能发电方面的研究历程。广州能源所40年来一直保持着我国专门从事波浪能研究的队伍,是我国波浪能研发主力军。承担了科技部、国家海洋局、广东省、军方等多项科研任务,开发多种型号,多种装机规模的波浪能发电装置,部分产品已商业化。?澎湖号?基于鹰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将半潜式波浪能发电、深水养殖、养殖工船等多项技术有机集成,打造成为由绿色能源驱动的新型深远海养殖旅游平台。未来以波浪能为核心的海上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系统可为我国海洋开发提供有效支撑。

杨红生常务副所长也介绍了海洋所在海洋牧场、深海渔业等领域的工作进展,并指出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波浪能等清洁能源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保护近海生态环境和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海洋牧场、深海智慧渔业与波浪能平台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渔能融合?发展新模式,可以实现清洁能源与安全水产品的同步高效产出,海洋科研、产业空间的同步拓展。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