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灶面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苏菜,该菜品被称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到昆山游览玉峰山,人们总要去“奥灶馆”品尝一碗“奥灶面”。
奥灶面深受顾客欢迎,首先在于汤面有特色。它继承传统做法,用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鱼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鲜美异常。其次在于浇头有考究,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卤鸭则以“昆山大麻鸭”用老汤烹煮,故肥而不腻。再有就是,面条用精白面加工成龙须面,下锅时紧下快捞,使之软硬适度。
奥灶面最注重“五热一体,小料冲汤”。所谓“五热”是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小料冲汤”指不用大锅拼汤,而是根据来客现用现合,保持原汁原味。奥灶面不仅选料讲究,味美鲜醇,另外还有“三烫”的特点:面烫,捞面时不在温水中过水,而在沸水中过水。
奥灶面历史发展:
奥灶馆至2020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昆山的“天香馆”,因为经营不善,店主弃馆而走。债主赵三老太将它交给绣娘陈秀英经营,易名“颜复兴”。心灵手巧的陈秀英本来就擅长精细小吃烹调,她虚心征求意见,精心烹饪制作,果然非同凡响。只有三张半桌子的小面馆顾客盈门,名声四扬。解放后,根据“奥妙在灶头上”的意思和谐音,正式命名为“奥灶馆”。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在玉峰山下有一家小面食铺,店主是名女子,名叫颜陈氏。她悉心经营,取南北面食之长,制作出一种面白、汤红的红油面。由于色香味俱佳,因而深受过往食客的喜爱,生意兴隆而驰誉古城昆山全县。然而,有些同行为了竞争,便中伤其经营的红油面是“懊糟面”(即邋遢之意)。
尽管如此,小面铺的红油面因其货真价实,依然受顾客青睐。一天,店铺来了一位书生,吃面时,他提出建议:干脆取“懊糟”之谐音,用“奥灶”两字为招牌,经营这一独特的风味。这样,经书生和其他食客的广泛传播,“奥灶面”美食享誉四方,很快成为江南的著名小吃。
以上内容参考自链接:百度百科-奥灶面
最初的奥灶面汤底都是以鱼为主料熬制的红汤,一锅红汤要熬9小时左右,一般都是前一天熬、第二天用。有时店内生意好,汤底就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想要熬更多的红汤,就意味着漫长的熬煮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店家采用了“红汤+白汤”的组合方法,将二者分别熬好,最后拼在一起,“以鱼为主料的红汤和以家禽为主料的白汤混合,一方面可以解决量不够的尴尬,另一方面,也使汤底口感更浓、味道更香。每天提前熬出两锅汤,需要多少两我们就拼多少,保证了量,也保证了质。”
红汤熬制:新鲜草鱼头(或鲢鱼头)20斤、黄鳝骨5斤分别洗净,不需改刀,直接下入五成热的菜油中拉油;肉皮15斤汆水洗净;活螺蛳5斤洗净,装入纱布包中(红汤煮好后要滤除料渣,但螺蛳较小,熬煮后容易沉在锅底,不易打捞,所以要提前装入纱布包中);红枣2斤洗净。所有原料混合放入不锈钢桶中,加苏州酱油12斤、黄酒9斤、姜块2斤、葱段2斤及香料包1个,冲入清水80斤,大火烧开,改小火熬煮9小时即可,约能得汤70斤。
白汤熬制:鸡骨架10斤、筒骨7斤、老鸡2只、老鸭2只分别焯水,洗净后放入不锈钢桶中,加黄酒1斤、姜块1斤、葱段0.5斤及香料包1个,冲入清水60斤,大火烧开,改小火熬煮9小时,约能得汤50斤。
香料包:小茴香1000克、肉桂1000克、陈皮1000克、小春花(中药材的一种,别名阴地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药店有售)1000克、山奈750克、细辛(中草药,别名细草、小辛,有祛风、散寒、止痛、镇咳等功效,药店有售)750克、肉蔻750克、八角500克、草果500克 、甘草500克、砂仁500克、沉香250克混合均匀,平均分成60份,分别装入纱布包中即可。一般1个香料包可以连续使用2天,之后则需要更换新的香料包。
奥灶面汤底:煮好的红汤、白汤分别滤除料渣,各取2/3用来配制奥灶面汤,将其混合装入不锈钢桶中,加盐250克、白糖500克(昆山人口味偏甜,其余地区可酌减白糖用量)调味,大火烧开,改文火保温。剩余的1/3则作为老汤,继续循环使用,每天将原材料按上述比例处理好后下入汤中,红汤加70斤水、白汤加50斤水重新熬制即可。
活水煮面 清爽不粘
除了汤底之外,奥灶面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面条。江南人喜欢吃“头锅面”,这是因为,江南面条中碱的含量相对较多,第一锅清水煮出的面条是最清爽的,没有碱味,而随着煮面次数增多,水就会变得浑浊,煮出的面条容易粘连在一起。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店家采用了活水煮面的方法——在煮面锅的上方装个水龙头,细流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锅中,始终保持大火滚开,这样锅内沸腾的水就会不断外涌,有进有出、循环往复,水质始终清澈,煮出的面条自然也是清爽不粘连。胥城大厦选用的面条是用精面粉加工而成的龙须面,其软硬适中、带有韧劲,煮熟后口感弹滑,十分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