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西省话剧院新创作的大型历史话剧《立秋》,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舞台剧。该剧讲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丰德票号,在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国运衰微的形势下,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最终由盛而衰的故事,不仅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同时展示了富甲天下傲视四海数百年的晋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出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思想精髓,揭示了晋商衰败的重要原因及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启人思索,促人反思,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话剧《立秋》一开始就以大气磅礴的豪迈气概,将观众的目光引向称雄商界500年的晋商,将晋商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喻示着晋商的悲剧只是民族悲剧的一个缩影。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晋商在面临家族、个人、事业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探求何去何从之路的激越情怀与悲剧命运,深深地撞击着每个观众的心。
话剧以“立秋”命名,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寓意。“立秋”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里,它关联着历史兴衰,寓意着晋商由繁盛转向没落的深层含义。同时,“立秋”在山西人的风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这又涉及到了祖宗与后代、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而剧情的发展与这就息息相关。
面对前途未卜的命运,两种不同的应对态度之间展开了一场较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这种较量之间变得十分复杂。马洪翰所遭遇的人生打击还不仅止于此。他唯一的儿子不愿意继承祖业经营票号,随戏班唱戏一去不复返。他送去西洋留学,准备将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未婚女婿———许凌翔之子许昌仁,学成回国时却带着留学女友,并且摇身一变成了国家银行的筹备人员。他钟爱的女儿遵循祖制在绣楼上独守了六年,遭遇情变打击痛不欲生,最后悄悄离家出走赴上海求学,历史悲剧自然也造成生活其中人们的人生悲剧。森严巍峨的马家大院就在这种社会力的交合作用下分崩离析了。是时代彻底摧毁了马洪翰的根基———晋商的根基。而戏剧的舞台呈现则主要围绕马洪翰的家庭事件展开,一系列的生动人物就被放置于具体情感与情理的激烈冲突之中,在环环相扣的故事链条里共同演绎出一场波澜壮阔的人生之舞。
故事以两条线交叉并进展开,一条是发展事业与家族该如何应对时代的变革;另一条是几代人不同的生活与命运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由此产生一对对矛盾,而一对对矛盾又将故事情节推上一个个高潮。矛盾随着地点的变换在不断的转换,而前一个矛盾又为后一个矛盾做了铺垫,过度非常自然。大矛盾套小矛盾,在“银行派”与“票号派”这对大矛盾的斗争下,又置入昌仁、瑶琴的婚姻悲剧、马家父子两代人的价值观的冲突等小矛盾,也正是这些小矛盾才把这样的大矛盾充实起来,通过小矛盾的演绎把特定历史时期的大矛盾衬托得淋漓尽致,使得剧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整场戏都是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一气呵成的,所有的情节安排也都按照戏剧矛盾的冲突进行设置。
《立秋》打破了以往影视戏剧作品仅歌颂晋商创业,和他们的商业首先的创作主旨,而是具有了明显的反思性、批判性,较为客观公正地对晋商兴衰的历史原因进行清醒的反思,同时又对其传统精神得以肯定。其次,《立秋》没有局限于历史的视角,而是运用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去翻新历史,在传统重现的同时,又加入现代话语阐释,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话剧《立秋》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充分表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思想精髓。贯穿全剧的“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段被丰德票号至上而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背诵并谨慎遵循的祖训,正是晋商勤奋、敬业的真实写照。
《立秋》不仅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无限宽广的思考空间。秋天来了,冬天接踵而至,春天还会远吗?晋商衰败了,但山西的经济必然还会腾飞与崛起。
晋商怎么会将..包头..作为他们后来缔造商业奇迹的首选地呢?历史上,漠南漠北蒙古地区与中原汉族地区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关系从未间断过,一度虽然有统治者的禁边政策也无法严格阻止。一般是和睦相处时期则相对繁荣,战乱年代趋于萎缩。明代除贡市外,在蒙古地区设有马市,这是一种允许蒙汉人民在指定地点进行民间贸易的活动。加上明政府实行食盐开中法(即鼓励商人为边镇驻军运送粮草而给予食盐运销权的法规)。这一系列政策背后蕴含的巨大商机被吃苦耐劳、重商善贾的山西人敏锐地嗅到了。山西人善理财,会做生意,历史久远。从春秋以至宋、辽、金、元,史书都有记载。到了明清,晋商已经居国内三大商帮——晋帮、徽帮、潮帮之首,其成就令人刮目。明清时代,晋商借政策之机捷足先登,成为在蒙古地区(包括包头地区)做生意的主流群体,主要从事贩运粮盐的贸易。到清代,贸易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贡市;二是草原集市;三是边境贸易。在蒙古地区的晋商又被称为旅蒙商,其业务范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如烟酒糖茶绸缎布匹皮毛等日常生活用品和畜产品;二是金融业,如票号、钱庄、当铺等。两者相辅相成,以获取高额利润。在包头的晋商票号,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和金融史上,也曾占有重要地位,直接促进了国内商品流通和中外贸易的发展。包头晋商的旅蒙生意,都是根据牧民生活生产需要和畜牧业的特点,直接走包串户。一般是春季夏季把牧民需要的用品赊销出去,随即将这些用品折算成牲畜或者皮毛记在账上,待秋冬季再去收取畜产品和赊销的利息,并且把膘满肉肥的牲畜收上来。大的晋商多是做赊销买卖,小的晋商多是零卖零买。贸易地区大体可分三路:一路在今蒙古国;一路在内蒙古地区;一路到宁夏、新疆等地。当时的包头可谓是塞上商业名城。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张贵介绍,清代,山西走西口至口外包头者成千上万,其中雄踞包头商帮的一批晋商持续时间长,资产雄厚,为老百姓所熟知。他们曾经在包头创造了晋商文化的辉煌,开发了内蒙古西部边陲,是老包头由村落变为城镇的历史见证。山西定襄人梁如月创办的如月号是包头最古老的商号,持续约250余年。康熙年间,山西商人开始持龙票到口外以物易物,用生活日用品换取蒙古族的牲畜、皮毛、药材等。乾隆初年,包头村最早出现的工商行业就是旅蒙行。梁如月开设铁匠铺,专门为蒙古族打马掌、刀具、打猎用的铗饶、箭头等。“随着包头村人口骤增,人们婚丧嫁娶越来越频繁,梁如月创办如月号,还购进一对紫檀香木轿杆,当时用此轿杆乘轿,犹如今日坐上宝马轿车,连包头巡检赴萨拉齐厅办公,清明节城隍爷出府都得租用此轿杆。如月号杂货铺经营货物种类齐全,‘上至杂货布匹绸缎,下至铁柳圪搅棍棒’,不久就成为包头六大杂货铺之首。道光年间,如月号有店员30余人,现存的光绪年间商家帐薄中,都有与如月号金钱往来的记载。”张贵教授介绍。乾隆末年,山西祈州一位姓智的人在包头开设永合成店,专门收购河套粮食,然后用驼队将粮食、杂货等运往蒙古民族居住地,再换回皮毛、牲畜等。同时,智家在这片地上种田,称永合成地。包头城垣建成后,永合成地几乎占城垣内一半的土地,现在的包头市东河区永合成巷就是永合成地很小的一部分。住店的店员也必须学会农活,老百姓称:“要住永合成,先学排渠垒圪楞。”由于包头城内北高南低,每当雨季,北梁雨水顺坡而下灌溉农田,因此这一带土地肥沃,收成甚佳。永合成买卖兴隆,人气旺盛。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永合成即为当地首富。现存古地契中可看出智姓购买了多处地产,还开设了永合成当铺。艰辛足迹遍布茫茫草原有关包头晋商做旅蒙生意、走包串户时的情景,在包头作家柳陆著《漫漫西口路》一文中,记述了他们自编的顺口溜,说得比较生动具体:远离家乡忻代州,学习蒙话草地走。
草原茫茫无人烟,一步一换踢石头。......
学会蒙语串人家,买卖做到蒙人家。
态度要好腿要勤,帮蒙老乡做营生。
捉羊羔,拴牛犊,为做买卖献殷勤。
走到哪里哪里住,蒙老乡家就是安宿处。
一进门,先问好,寒暄礼让把茶喝。.......包头的晋商做旅蒙生意,一般是采用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主要以绵羊和砖茶作为交易的价值尺度。通常的折算标准:1匹骡马等于12只1岁绵羊,1头公牛等于32只1岁绵羊,1块砖茶等于1只1岁绵羊或者3张绵羊皮。但是实际交易中,自然也有不等价交换的情况,如1瓶白酒就可换走1只羊,对一些大的商号来说,包头晋商都是尽力维护商誉,坚持信誉第一的,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对采取卑劣手段骗取钱财。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张贵介绍,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包头复义兴开业。复义兴持50两白银领取的龙票到蒙地,用茶、布、水烟、糖等换回牛、马、骆驼、羊。咸丰年间,山西代县上曲村人梁大汉16岁随父亲梁茂来到包头,梁大汉进入复义兴学徒。由于梁大汉勤学能干,先后在复义兴做司账、总管、经理。同治年间,复义兴达到鼎盛期,店内有店员120余人。包头修城垣时,梁大汉任总管。梁大汉在东河区东门大街有铺院、碾房、仓库、牲畜圈等。光绪年间,包头商家账薄都有与复义兴往来的账目。晋商开办的大义德、大顺德、大巨德等也都执此龙票去蒙古做生意,人们将此叫做蒙古行。到1920年左右,包头蒙古行有大小40余家。蒙古行主要是购买牛、马、骆驼和狐狸皮、猞猁皮、貂皮等,在内蒙古蒙古族居住区主要收购皮张和绒毛。运往蒙古族聚住处的主要是布匹、生烟、砖茶、粮油、鞍、珊瑚玉器装饰品。蒙古行与皮毛行是兄弟行业。皮毛行是中间行。蒙古行把皮毛、牧畜运到皮毛店、牲畜店,从中获利。皮毛店、牲畜店再推销出去得利。蒙古行从陆陈行、粮货行把粮食、日用百货买好再到蒙古民族地区挨门挨户销售。蒙古行到蒙古族聚居地做买卖多以物易物,有的还可赊欠。按照蒙古民族的习惯,买卖要随季节不同而不同。农历十二月至翌年一月为售货时期,二三月收购各种小皮件,四五月抓羊绒时期收购羊绒,五六月收购驼羊毛,七八月收购马匹、牛,九至十月收购绵羊、骆驼、山羊。大雪、小雪之间收购绵、山羊皮。大商号不付现金款给开凭证,叫钱贴,牧民得到包头来兑付现金。晋商开办的德源堂、复义生、协圣西、丰生堂等每年到九月在河套设立庄口向牧民收购牲畜。蒙旗各地都有寺庙,中公旗(现在的乌拉特中旗)就有10多个,最大的召庙有近千余名喇嘛,庙内所需的粮食和日用品也是用牲畜向包头旅蒙商换取。三晋遗风铸诚信老包头曾经有这样的描述:“商贾昔多晋人,敦信义,重承诺,故迄今犹有三晋之遗风。财物相交虽钜方,唯以片语要约,无契券,无中保,及期而尝,毫厘不爽。苟以失信,人皆相戒,无与交易,市贸易,尚公平,贵诚实,唯负贩牙侩间或机诈罔利,富商大贾,不屑为也。”当时包头晋商做生意的诚信度从这些评价中可窥一斑。这种诚信的形成得益于晋商严格的号规和敬业、创业精神。他们招收学徒坚持标准,并且在实践中选贤用能。学徒3年除干杂活外,还要练习珠算、写毛笔字,出师后贤者留用。老板考验学徒的办法很奇特,如年初一要给学徒赏压岁钱,老板故意把一袋钱倒在厅内地上,让学徒们抢钱,抢钱最多的就成了被炒鱿鱼的对象,而那个拿钱最少甚至分文不取者,则可能成为日后的重用之人,这办法看似笨拙可笑,但也是晋商的一种本地创造。号内人员一律不许携带家眷,不许长借短欠、挪用号内人员财物或者兼营其他业务,禁止嫖娼或者吸食鸦片,不许向财东和掌柜送礼,凡打架斗殴、挑拨是非、结伙营私或者不听调遣者予以除名。对于被开除人员,别的商号一律不用,有些商号还规定:学徒入号头10年,除在总号学3年做生意的一般知识外,还必须到前营或者后营柜台分别学习3年,学熟记经营的路线和住宿的地点。因而几乎所有做旅蒙生意的晋商都会讲蒙古语,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并且练就一身骑马和看牲畜口齿、估肉斤的过硬本领,这就为他们严冬酷暑走包串户售货和收购畜产品提供了条件。关于晋商诚信的故事,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张贵教授能讲出很多。光绪年间,山西定襄人牛邦良13岁千里挑着菜籽担,走西口来到包头镇。先在皮毛店明远堂学徒。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山西祈州人邢保恒、张世英、丁锡珍合资5850两白银,在包头开设广恒西,聘用牛邦良为经理。牛邦良经营有方,广恒西头3年结账就获利5万两白银。1902年,广恒西有资本1万两白银,店员100余人,买下涌泉巷40亩地,修建了店铺、客房、伙房、库房等。广恒西输出的皮毛,占包头输出总量的一半以上。1918年,广恒西资金达到50万两白银,取代了当时最大的旅蒙商大盛魁的垄断地位。牛邦良经营有道,店内管理严格。每天晚饭前要过大堂,就是业务人员汇报当天行情、成交情况。牛邦良还每天亲自在店内巡夜。广恒西服务周到,讲究诚信。1916年,广恒西发生大火,烧毁了客户储存的货物,牛邦良亲自照薄册逐宗清点,然后一律按价赔偿,使广恒西有了“宝店不漏针”的佳誉。“这就是包头晋商之所以立足商海而不败的可贵商德和诚信,就是靠着这样的儒家思想才赢得市场,并且为包头在那个时代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包头晋商从商生涯的真实写照再次证明:大富靠善,大胜靠德。”张贵教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