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本身生长在海洋之中,在养殖时,要保证池塘中的水质带有盐性,并具备干净、无污染的特点。
水位不能超过3米,然后在池塘内投放小鱼、小虾,为梭子蟹提供饵料。
梭子蟹蟹苗的来源主要有捕捞天然海区和人工培育两种,苗种的规格一般选择80只/kq较好。
要求蟹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力强、软壳率小于10%,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养。
养殖梭子蟹时,要坚持多餐少量,勤查多看,注意饵料新鲜适口。
2005年,曼氏无针乌贼经全人工培育出苗种7万余只,其中人工放流3.5万只,试验塘放养1130只,起捕536只,养殖成活率为47.4%,最大规格为体重400g,曼氏无针乌贼围塘养殖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这里就曼氏无针乌贼围塘养殖技术作一介绍。 放苗时,要注意池水与运输用尼龙袋内水体的温度、盐度差异,以及曼氏无针乌贼苗种的质量和放养密度。可用尼龙袋浮于池水中和添加池水逐步过渡的方法消除温度与盐度的差异;苗种质量可根据幼体形态、大小、体色、活动状态、活力、活动水层、趋光性等特点来加以判断,一般体呈椭圆型、个体大、呈黑褐色且随环境改变而改变、活力强、能快速平游、前窜与后退活动于水体中下层、趋光性强的苗种为优,放养密度以1500只/亩左右为宜。
曼氏无针乌贼可单养,也可混养。由于曼氏无针乌贼具有凶猛捕食的习性,不宜与鱼虾混养而可与底栖贝类混养,以提高围塘的养殖效益。曼氏无针乌贼的成体虽捕食能力较强,一般与其体长相仿的鱼、虾、蟹等常为其饵料生物,但在水温13℃以下时曼氏无针乌贼的成体或苗种常被其他肉食性水产动物所食。 1.饲料投喂 曼氏无针乌贼是典型的肉食性头足类,幼时喜欢摄食桡足类、枝角类或糠虾等浮游动物,成体喜欢摄食鱼、虾等活饵。若池塘中活的浮游动物充足,可在曼氏无针乌贼体长4cm之前不投喂其他饵料生物;若活饵生物不足,可投喂死的浮游动物或小鱼、小虾。由于曼氏无针乌贼不喜欢摄食死的饵料生物,故必须进行人工驯化,驯化是否成功也是决定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
驯化是根据曼氏无针乌贼的眼睛对活动的东西或颜色的变化比较敏感的原理,可将活的饵料生物理解为会动的饵料生物或飘的饵料生物。驯化时应注意:①定时,养成前期每天投喂6次~8次,养殖中期每天投喂3次~4次,养殖后期每天投喂2次;②定点,设置饲料台或以边坡代替,饲料台面积约1平方米,可用网片做成,也可用硬的塑料筛板制成,宜做成斜坡状,以便于曼氏无针乌贼摄食(曼氏无针乌贼不能垂直移动取食),且饲料台的网目随着饵料生物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放在水深0.3m~0.5m处;③强化时间约半个月,驯化时活饵的量逐渐减少而死饵的量逐渐增多,每次投喂时先喂死饵后喂活饵,死饵的投喂宜少量多次且投放于饲料台上方,让其在水体中飘荡时被曼氏无针乌贼拖走,未吃掉的死饵沉在饲料台上,切忌一次性将死饵倒入饲料台上;④灯诱,在饲料台上方离水面高约0.5m处挂1盏功率为100W~200W的照明灯,晚间开灯诱集活饵(桡足类、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和曼氏无针乌贼;⑤清残控量,曼氏无针乌贼全长0.5cm~1cm时主要的饵料生物为活的无节幼体、桡足类、枝角类等,饵料生物的大小为0.1cm~0.8cm;全长1cm~2cm时主要的饵料生物为活的桡足类、枝角类、糠虾等,饵料生物大小0.5cm~1.5cm;全长3cm~4cm时主要的饵料生物为枝角类、糠虾、小鱼虾及鱼虾碎片等,饵料生物的大小0.7cm~3cm;全长5cm~7cm时主要的饵料生物为糠虾、小鱼虾及新鲜的鱼虾碎片等,饵料生物的大小1cm~6cm;全长大于8cm时主要的饵料生物为小鱼虾、新鲜鱼虾等,饵料生物的大小应适口。每天定时检查饲料台,若有残饵则及时清除,日投喂量主要根据曼氏无针乌贼的摄食、生长、互相残杀、水中活饵等情况,同时结合天气、水质等条件综合考虑。冰鲜小鱼虾在投喂前需解冻,并切成大小适口的碎块,以片状为佳。若发现曼氏无针乌贼的生长参差不齐,个体相差悬殊,就说明饵料生物投喂不足,应加大投喂量。
2.水质管理 每天定时检测与记录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等水质指标,调控好水色、透明度及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换水是增加水体溶解氧、稳定水温与盐度的有效方法,9月~11月曼氏无针乌贼繁殖季节可配备一些增氧设备。正常情况下,每天或隔天换水,换水量为10%~20%,换水时应掌握慢进慢出的原则,以免水环境变化过大而造成曼氏无针乌贼产生放墨反应。池水透明度控制在40cm~60cm,水色清至淡**。高温期水位不但要保持最高,而且应尽可能多换外海清凉新鲜海水,使水温保持在33℃以内。另外,可用遮阳网遮光。在水体盐度低限附近养殖时,需注意盐度的变化,尤其是大雨或台风天气,养殖池塘内水体的盐度极易剧降而造成曼氏无针乌贼不适甚至死亡,需及时排淡,并加大海水换水量,以保持池水的盐度变幅不超过5‰。
3.分级饲养 为便于驯化、提高饵料生物利用率、防止小的曼氏无针乌贼被敌害生物所食、便于操作管理、提高养殖成活率等,可进行曼氏无针乌贼的分级饲养。从放苗至全长3cm~4cm期间集中饲养,之后放开或移池饲养。
4.生长测量 曼氏无针乌贼的生长速度较快,在正常条件下其体长平均每15天可增长0.9cm~1.0cm。9月~11月,性腺已发育成熟的个体生长变慢,繁殖后体质弱的个体死亡而体质强的个体继续生长。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的生长测量每隔半个月或20天进行1次,样本用乌贼笼放诱饵捕获,样本数每次20只以上。生长测量不宜过于频繁,因为任何刺激都有可能使乌贼吐墨。对于曼氏无针乌贼存池数量的估计,可根据上浮的死亡个体和内骨骼数、摄食量及群游时数量等综合推算。5.日常管理 养殖期间,巡塘是每天必需的工作内容,可掌握曼氏无针乌贼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以及水质、水色、活饵与残饵、养殖池受损、天气及混养种类的生长情况等。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做好养殖日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践发现,曼氏无针乌贼在饱食、强光、水色过清、水温较低时常停留在贴近底泥的水体下层;觅食时巡塘游动频繁,常集群游泳于水体中上层;遇刺激或低温时常喷墨。 经过3个月~4个月的养殖,曼氏无针乌贼达商品规格,根据市场需求起捕活体适时销售。由于曼氏无针乌贼喷墨后易死亡,迄今很少有人看到过活的曼氏无针乌贼,故其活体上市很受欢迎,售价很高。水温在15℃以上时,曼氏无针乌贼活动很活泼,可用特制的具有倒须的乌贼笼捕捞,方法是在乌贼笼内放些诱饵,将乌贼笼悬吊于水体中,视乌贼多少隔一定时间起捕即可。将曼氏无针乌贼从笼中取出时,不能用手直接捕捉,而是用水勺等工具带水移动;水温在15℃以下时,曼氏无针乌贼活动缓慢,用乌贼笼诱捕的效果不显著,可用围网或干塘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