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黄芪长的样子主根长而粗壮,条较顺直,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2~18对,小叶片下面被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至淡**,荚果膨胀,无毛。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五十到一百公分左右,茎干直立,上部经常分叉,有细棱,生有白色的柔毛,主根粗而且比较的长,木质,直径一到三公分左右,表面是灰白色,并且有侧根。
野生黄芩形状相对比较均匀,其外形也是上粗下细,多余的分支非常的少,表面是呈灰**,与其心相比更是接近于白色,横切的表面有很多不规则的皱纹,以及比较多的皮孔,质地比较坚硬,韧性好。
黄芪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
黄芪是豆科、黄芪属植物。生长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喜日照、凉爽气候,耐旱,不耐涝。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多生长在山坡中、下部的向阳坡及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
黄芪地上部不耐寒,霜降时节大部分叶子已脱落,冬季地上部枯死,翌春重新由宿根发出新苗,种子萌发温度比较低,平均气温约8℃时满足黄芪播种的温度要求。
播种时间分春播和秋播。多采用春播,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5月上旬出苗,播种时在整好的畦垄上按行距45-60厘米耧一浅沟,沟宽8-10厘米,施入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15%)10千克作种肥,覆土5厘米,踩底格子后采用条播方式,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1.8-2.4厘米厚的土,脚踩1遍或镇压1次即可。每亩用种量为1.5-2.5千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芪(豆科黄芪属植物)
黄芪的茎部长度为50-100厘米,茎部表面有一层绒毛,粗茎部上面又有细的枝条分布,叶片为绿色,叶片反面也有一层细细的绒毛,一根枝条上的叶片数量大约为11-30片,花朵排布紧密,呈现淡鹅**或者是明**,花朵形状类似铜钟,通常在6-8月份开花。
黄芪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悠久,药用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也是老百姓经常使用的纯天然食品,黄芪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具有保肝利尿和降压效果,而且也能对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
黄芪样子
1、茎部:黄芪的茎部长度为50-100厘米,茎部切面直径大约为1-2厘米,茎部表面有一层绒毛,粗茎部上面又有细的枝条分布。
2、叶片:每根枝条上紧密排布着5-10cm长的叶片,叶片为绿色,叶片反面也有一层细细的绒毛,一根枝条上的叶片数量大约为11-30片。
3、花朵:花朵排布紧密,呈现淡鹅**或者是明**,花朵形状类似铜钟,通常在6-8月份开花,花朵的大小与叶片大小差不多。
黄芪是什么植物
黄芪是一味中药,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干燥后的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所以又称为北芪,一般可以生用或蜜炙用。
黄芪适合在凉爽向阳的地方生长,可种植在通风性好,散光照射的地方,它不耐寒,通常南方的环境适宜黄芪的生长,它有很强的耐旱性,即便是浇水频率低也很难因为缺水而死亡。
黄芪作用
1、补气:黄芪具有补气的效果,对于说话无力,面色发白等症状都有效果,这类症状通常是因为脾肺气虚所造成的,适量的食用一些黄芪可以补充身体的气血。
2、解毒:生食黄芪可以生肌解毒,消肿,对于一些盗汗自汗,浮肿,痈疽溃久不敛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蜜灸黄芪的话,可以养血补气,脾虚、血虚等患者很适用。
3、降压:黄芪还可以降血压,延缓衰老,减少血栓等,可以用于防治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还可以让皮肤更加嫩滑,肾炎的患者可以服用黄芪来消除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