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民散文:荔波情深

核心提示荔波情深作者:安多民 我会牢牢记住你们的背影。由作者提供。 庚子初秋到孟冬,我用了三个月时间,在贵州大地行游览胜,期间几乎走遍了贵州山山水水,真正领略到了“多彩贵州”的山水优美,也更深地体味到“热情贵州”的民风朴厚、“好人贵州”的情深谊

荔波情深

作者:安多民

我会牢牢记住你们的背影。由作者提供。

庚子初秋到孟冬,我用了三个月时间,在贵州大地行游览胜,期间几乎走遍了贵州山山水水,真正领略到了“多彩贵州”的山水优美,也更深地体味到“热情贵州”的民风朴厚、“好人贵州”的情深谊厚。

贵州是全国 旅游 大省,名胜古迹多,奇山异水多,少数民族多、有许多 旅游 “亮点”,形成了自己的 旅游 特色,有着响誉全国乃至世界的“ 旅游 名片”:梵净山、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织金溶洞、荔波大小七孔等等,多到不可胜数。

到贵州 旅游 的人,都会逐一不漏地去逛逛去看看。我这次看遍了黔贵大地,但荔波七孔景点原本不打算去,原因是,大小七孔不就两座桥嘛。

但又一次展开贵州省地图仔细查看时,才发现荔波还有一个世界级的地质文化遗产:喀斯特地貌。为此也值得走一遭,更何况还有一座古镇。

好,说走就走,整装出发。

一路颠簸,到了荔波已经黄昏,冬天天短夜早,先找个旅馆住下来。

第二天一早,先游古镇。

但见街两旁店铺林立,有“烙锅”小吃一条街,穿过街前面一个广场,有一面象征侗苗少数民族的硕大雕塑铜鼓耸立在那里,上有吊灯彩旗,应该是一座露天舞场。镇上人说,疫情前这里隔三差五有演出。

穿过露天舞场,两边依然还是各种店铺,那就闲逛吧。于是这家进那家出,店铺大致除了卖吃喝的就是卖 旅游 产品的。一晃悠,大半个上午就过去了。

闲逛间,无意间看见一座题有“隐隅·初心”的客栈,装潢雅致,朴素无华,客栈外有两排乌黑油亮的瓷坛,在阳光下整齐排列。

进去瞧瞧吧。

未进门便看见客堂墙上绘有一朵红艳艳的大荷花,硕大靓丽,隐含禅意,占满了整个墙壁。另一面墙上挂有一幅水墨“松石图”,也不同凡响。自忖,主人肯定不同常人,有一定文化修养。便迈步走了进去。

大堂无人,但有监控。正欣赏墙上的画和屋里的陈设时,便听得一声“欢迎”,从里面走出一位年龄不大、身材娇小的女性,看样子像是老板娘。

她笑嘻嘻地上前打招呼:“来,喝杯茶。”见她腰围着花格围裙,大概刚才正在厨房忙活。

我赶忙推辞说:“打扰了,看你墙上画不错,欣赏一下就走。”

“不忙,不忙,先喝杯茶,先别急嘛!”她边说边装水、打火、冲茶。

主人如此诚恳,不好再推辞,便坐下。端杯前应先洗手,疫情让我们养成了好习惯。于是,我找到水龙头洗了手,走出店外,到空地上甩干了手,才又返回大堂坐下。

“您好客气讲究呀。”老板娘称赞我——那是指洗手后不随便乱甩水。

“你们店子也好讲究啊,字画好,装潢好,店子打理的很干净整洁,肯定顾客盈门、宾至如归哦。”

“谢谢,借您吉言。您好有眼力,那幅荷花是我们画家村一位朋友画的。那幅水墨“松石图”是我舅舅画的,他一辈子画画,在我们四川老家是一位有名气的画家。”

年轻的老板娘说他是四川泸州人,和爱人一起到贵州来打拼创业,一路闯荡,最后在荔波落脚。来到这里已经好几年,已经变成贵州人了。她自信地扬眉一笑告诉我。

我来到贵州这段时间,入乡随俗地见到女同志就称为“姐姐”,觉得这样显得礼貌,也很亲切。

“姐姐,打扰你了,看到你店子里这两幅画画得好,才把我吸引进来的,我要学习学习哟。”。

“太客气了,看您年龄应该是长辈,应该叫你叔叔,您就叫我燕子吧。”

“好,那就叫你燕子姐姐吧。”

接着我们边喝茶边聊天。她问我:“叔,看您喜欢画,应该也会画吧?”“哦,你猜对了,我也喜欢画画。”呷了一口她斟的铁观音香茶,我接着说:“这次从山西来贵州主要是考察风土人情、游览奇山异水,好积累画画素材呀。”

“考察?积累?看来您不是一般 旅游 观光哦!”她疑惑地问我,又给我斟了一杯茶。

“是 旅游 ,但我不想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想较深入地、认真地、全面地考察一下贵州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啊,整个贵州?您来贵州多长时间了?”她又有些疑惑地问我。

“从八月份开始到今天一直在你们贵州。”我边喝茶边回答。“啊,叔,快三个月了啊?一直都在我们贵州!”她惊讶地问我,并特别强调“我们”二字,显然她已经吧贵州当成了家。

“是,到了‘我们贵州’已经两个多月了!”我回答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走遍了我们贵州大地。”我也强调“我们”二字,贵州成了我们共同的家。

“叔叔,您跟的那个旅行团?”“燕子姐,我没有跟团,独自一个人行走在黔山贵水,领略咱们贵州的神奇与美丽。”

“独自一人!”她惊疑地站起来,睁大两眼看着我,问道:“叔,今年您多大年龄了?这么大年纪,家里、孩子们放心吧。”

“今年庚子,明年本命年,与共和国同龄,今年七十一了”。

她霍地站起来,手里的茶壶有些抖动、倾斜,漫出水来。

“我当兵出身,身体健壮,一辈子在外跑惯了,家里、孩子们都放心。”

“叔,看得出,您不是常人。”她眼眶里有点湿润 :“这简直是英雄壮举!当代徐霞客啊!真是老当益壮啊!”

我行走贵州的“壮举”显然令她惊奇,让她感动。接着又给我满满倒一盅茶,嘴里迸出来两个字:“可敬!可敬!”

我们一同举杯,把杯中热茶一饮而尽。接着,她转头向里屋喊道:“小刘,快出来,看这位叔叔,当今英雄徐霞客啊!”

她的丈夫、客栈主人小刘闻声忙跑出来,腰上也围着做饭的围裙,一边擦手一边和我打招呼。

“叔叔好,抱歉,我一直在厨房忙,没顾得上照顾您,请谅解。”

“谢谢,谢谢。有燕子姐姐的香茶就好。你忙,你忙。”见他们忙,我想要告辞。

“你俩的谈话我都听见了,叔叔,你真利害,这么大年纪还独自一人 旅游 观光,真敬佩!”他们夫妇俩眼光交流了一下齐声对我说:“您老多坐坐,午饭在这儿吃,别走哦。”“边吃我们边聊,多聊一会儿。”见我要走,燕子起身拉住我极力挽留。

盛情难却,推辞再三,拗不过他们夫妇两热情挽留,我只好顺应他们,午饭就在“隐隅·初心”小客栈里,三个人热热呵呵边吃边谈。

下午继续喝茶聊天。谈话中,我们之间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

燕子姐姐和丈夫小刘与作者合影。由作者提供。

他们夫妇俩从四川泸州来到荔波,夫唱妇随,携手打拼事业,构筑了属于自己的这座客栈。又得知他们是土法酿造酱油的非遗传承人,屋外阳光下晒的那两排瓷坛就是酿造中的酱油。他们夫妇俩有文化修养,喜欢艺术,在荔波交了不少艺术家朋友。说到这里,我递给他们一张名片。两口子看了名片,竖起大拇指夸我说:“一进门就盯着那张‘松石图’,我们就感知您是一位艺术家。”

“惭愧,惭愧,‘家’不敢当,但热爱艺术也有大半辈子了。”

“您老谦虚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分量我们是知道的,‘西泠印社社员’的分量我们也是知道的。荔波这边有好多艺术家,大多是我们的朋友,到时候领您见见他们。”小刘说。

“在荔波您老多住几天,到时我们带您出去逛逛,到布依寨和‘画家村’走走。”燕子也这样说。

“好,谢谢你们的热情,多交一些艺术家朋友好,可以向他们多学习一些知识哦。”

燕子姐姐在茶案上点燃一支檀香,青烟袅袅,幽香阵阵。

燕子姐姐换了个普洱茶,我们继续边喝边聊,我仔细把玩手中一个柴窑烧制的乌金釉建盏说:“你们店中这些茶器也十分讲究啊,有景德镇瓷、有建盏,有牙舟陶,有宜兴壶、建水陶,真是琳琅满目啊。”

“叔叔,对您,我们由衷地敬佩。第一,七十多岁的人,如此高龄年纪;第二,单枪匹马独自一人闯天下,不畏旅途艰险;第三,连续两个多月不停行走,不惧艰苦不怕累;第四,活到老,学到老,心态永远年轻。这些,都是我们年轻人十分敬佩自叹不如的,您是我们年轻人的表率!”

“哪里,哪里,你们过于夸奖我了,只因为我太喜欢你们贵州了!走不完黔南黔北,看不尽画山秀水,让人娱目醉心、流连忘返啊!”

“从您老进门到现在短短时间里,我们仿佛是相处了多年的老朋友老熟人,您就是我们的长辈,让人景仰,感到亲切。”燕子姐姐和小刘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我也颇有同感,对他们两位年轻夫妇的言行举止深感佩服。觉得客栈主人不是一般的商人,而是有文化、懂礼貌、有修养、具同情心的一对好夫妻。他们有信仰、存善念、具爱心。要知道,我们人世间最可贵的是怀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因为处在 旅游 淡季,客栈游客不多,所以,我们闲聊时很少有人来干扰、打断。再者,他们说客栈主要是通过网络招徕游客。

接着,他们夫妇又一起对我说:“叔叔,您搬过来到我们这里住吧,我们不收您任何费用。尽管咱家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们每天可以在一起热热火火好拉话。顺便也可以减轻你在外面住宿的开支哦。”

多么热情体贴!多么暖人肺腑!当时,对于一个在外奔波游走的野客来说,确实深感亲切、真诚、温暖,只这几句话便可以感动得人心暖眼湿。

旅途中邂逅相遇、人世间素昧平生,真情相待、热话暖人,如亲人、似友朋,犹知己、胜知音,此乃偶然乎?突然乎?客栈大堂墙上那幅硕大的荷花静静地开放,莲蕊上别具禅意的彩蝶欢快地飞翔,仿佛听到天竺的玄乐袅袅传来,悠悠茶香、淡淡的檀香轻轻地在我们中间穿行、飘扬......此刻,豁然间才意识到人生之缘或真有前世之遇乎?

谈话闲聊中不觉繁星满天、街灯通明,热情的小刘燕子夫妇俩又非留我一起共进晚餐。

我从旅馆搬过来住在了“隐隅·初心”客栈。

我在小刘燕子夫妇陪伴下去了大七孔,看了溶洞天生桥,见景生情,用手机边录视频边即兴编唱几曲。

他们安排我和同住客栈的客人一同游览了小七孔景区,晚上客人和我们共进晚餐,还增添了酒水,圆月明灯下,大伙兴致高,几乎一醉方休。

他们夫妇俩开自家车陪我到一个叫“尧古”的布依寨访问了他们的老朋友、收藏家李佰夷,我们在那里喝茶、参观李的收藏品,围坐火盆聊天,时间不觉就下午了。

围着火盆聊天。由作者提供。

告辞出来,天时将晚,接着开车往“画家村”去,路好远,天近黑才进了村。

燕子姐姐和丈夫小刘站在贵州村寨的石路上。由作者提供。

这里是贵州省打造的艺术名片,已经入驻了全国各地来的30多位艺术家。小刘把车停在村边,来自广东的搞皮具的艺术家夫妇俩已经等在停车场,双手抱着用厚毛巾包裹的早已煨好的香鸭,大概是怕凉了。简单寒暄后,我们一同去了油画家虎笑的工作室,这是大家用手机事先约好的团聚地点。接着,十几位艺术家陆续聚集而来。

我知道,大家都是为我而来。小刘夫妇肯定把我的传奇经历和艺术爱好事先向他们介绍过了。

小刘夫妇到厨房大显身手,晚餐异常丰盛。

大伙来自五湖四海,因艺术所系,都一见如故,似老友重逢,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就餐时兴致很高,频频举杯,气氛热烈。从艺之人多心胸豁达、性格爽朗,在这种场合下往往放情释怀,高谈阔论,声宏气畅,天马行空。间或有人奏响小提琴欢快的旋律,把晚餐的气氛推向高潮。

夜深了,大家才依依话别。我们回到客栈已近午夜。

后来,我独自一人去了水葩水寨(水族村寨),下午又去了瑶山瑶寨。但因为贪看瑶族风情误了末班车。

天已大黑,异地生疏,感到孤立无助。无奈中只好拨通了小刘手机,只听到对方说:“叔叔莫急,您发个定位,我派车去接您,车一会儿就到,千万别着急哦。”

顿时,温暖的话语温暖了一颗焦急的心。一会儿,两道雪亮的车灯光柱照亮了我。回到荔波古镇,燕子姐姐已经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小刘端来一瓶糯米老酒。

“叔叔,这么晚了,早饿了吧,趁热快吃吧。”

“叔叔,你今后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就给我们打电话,别客气,别见外哦。”他们夫妇轮换着安慰我,一家人似的、热乎乎的话语打动着一颗远离故乡游子的心。

再后来,我又独自去了世界级地质公园、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茂兰景点。这是来荔波的主要目的,最好的节目要留在最后,压轴戏嘛!晚上仍然回到“隐隅·初心”,夫妇俩做好饭菜一直等我。热饭热菜,我们高高兴兴一起吃着,他们不时问我今天的收获如何如何。

饭后,我自忖已经在这里住的时间够多了,一个星期了啊!这是此次贵州 旅游 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了。一怕拖累他们,二怕影响他们的生意,我数次告辞,均被他们热情挽留,还说:“叔叔,您就别担心,这里就是您的家,就放心住着吧。再说,现在是 旅游 淡季,影响不了什么!”

一番好意,感人肺腑。但我自觉住了这么久,怕是已经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还是执意告辞。

好半晌,他们才说:“那就再多住一天,叔叔,好好休息一天再走吧。”语气坚决,不容推辞。燕子说:“叔,这些天你东奔西忙太累了,多住一天再走不迟。说走,我们真有些舍不得!”

一片热情,岂能辜负!一心挽留,怎可固执!萍水相逢,情深意厚;今缘未了,不如从命。

“那好,那好。真不知如何表达谢意才好,只有一句:非常感谢!非常感谢!那就后天一早出发好吧。”

临行前无以为报,我决定用自己擅长的笔墨回报他们的好心,写几幅字、画几张画送他们。

我在“隐隅·初心”客栈又休整了一天。除了旅馆的日常的工作外,上午、下午他们都陪我喝茶,聊天,还特意弄了一些百香果、橘子、葡萄等来佐茶。

早晨起来,匆匆早餐毕,将要告辞,却没看到燕子身影。小刘告诉我说:“她一大早就出去,到超市给叔叔买点路上的点心干粮,应该快回来了。”

正说着,只见燕子风风火火地骑着电动车回来了,车把上挂着一个大塑料袋,看到我拉着行李箱,猛的一下扑过来用双臂抱住我叫了声:“叔,您真的要走,我们实在舍不得!”一句话未说完,眼眶里噙着的泪珠便一点点地顺着脸颊滴到衣襟上。

小刘眼圈儿也是红红的。他拉着我的手说:“叔叔,贵州就是咱们的家,荔波就是咱们家,‘隐隅·初心’随时欢迎您,盼望您下次再来啊!”

“叔,无论走到那里,每天要给我们报个平安,发个位置,我们惦记着您哦!”燕子叮咛再三。

小刘把塑料袋递给我说:“短短几天,我们相处就像过了好多年。您老真是孤胆英雄,只身独闯天下,这种意志和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您的谦虚、低调,更是让我们景仰。您就像我们的亲人,多么希望我们永远在一起。说真的,您要走,我们舍不得啊!”。

此刻我自会连声说“谢谢,谢谢!”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我们三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三个人泪眼婆娑地互相望着,手长时间地握着,恋恋不舍。

在反复叮咛、再三嘱咐的告别声中我拉起行李箱和他们、和“隐隅·初心”客栈依依惜别。

回过头看见他们夫妇俩在阳光下频频招手,他们身后、背影里的客栈墙上的那幅硕大的荷花带着清纯的仙露款款地舒展开来,鲜艳的花瓣娇艳欲滴、芬蕊颤颤、香风袅袅.....

另一幅《松石图》坚石如磐、苍松耸翠,松树枝条犹如长长的手臂伸展开来、长风徐徐、松涛鸣鸣......

“燕子姐姐、小刘兄弟,荔波是我们的家,我还会来的!”我轻轻地呼喊。

我的呼喊声在喀斯特秀美的山间来回传响、在大小七孔清澈的水面上回旋飘荡.........

——庚子仲冬记于北京通州梨园,辛丑春修改于天津海河畔。

作者简介:安多民,男,1949年生,山西平遥人。经历工、农、商、学、兵五业,工作之余,曾单人单骑(自行车)周游了几乎全国所有省。

文革前从平遥二中考入省重点高中太原成成中学(太原三中),后入伍北海舰队,复员从事水利地质工作,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太原师专中文专业。毕业后任教。好诗、书、画、印、诗、文。书喜篆隶,画善重彩,印擅肖形,诗爱格律,文写游记。篆刻作品曾入选全国首届、二、三、四、六届(获奖提名)篆刻展及多次全国书法篆刻展,以及西泠印社篆刻评展、中日篆刻交流展等。2015年漆画冠名“飞天起舞”在山西省美术馆举办展览,2016年冠名“飞天悦佛”在佛教圣地五台山普萨顶举办展览。丝路考察飞天诗词发表于《中华诗词》《唐槐吟苑》等杂志。于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讲授篆刻肖形印15讲(半个月)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篆刻委员会委员,山西师大客座教授,北京古典印象公司艺术总监,小榄印社、大庆印社、洞庭印社艺术顾问,古城印社社长。

出版有《安多民肖形印》《中国篆刻百家.安多民卷》《肖形印精品赏析》(合编),《安多民印谱》(飞天专辑)《安多民飞天漆画艺术》。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