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C51各引脚的具体功能?

核心提示80C51的引脚定义及功能1.主电源引脚VCC(40)和VSS ?VCC:电源端。工作电源和编程校验(+5V)。VSS:接地端。 ?2.时钟振荡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XTAL1和XTAL2分别用作晶体振荡器电路的反相器输入和输出端。

80C51的引脚定义及功能

1.主电源引脚VCC(40)和VSS ?

VCC:电源端。工作电源和编程校验(+5V)。

VSS:接地端。 ?

2.时钟振荡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

XTAL1和XTAL2分别用作晶体振荡器电路的反相器输入和输出端。在使用内部振荡电路时,这两个端子用来外接石英晶体,振荡频率为晶振频率,振荡信号送至内部时钟电路产生时钟脉冲信号。若采用外部振荡电路,则XTAL2用于输入外部振荡脉冲,该信号直接送至内部时钟电路,而XTAL1必须接地。 ?

3.控制信号引脚RST/VPD(9)、ALE/PROG(30)、PSEN(29)和EA/VPP(31) ?

RST/VPD:为复位信号输入端。当RST端保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使单片机完成了复位操作。第二功能VPD为内部RAM的备用电源输入端。主电源一旦发生断电,降到一定低电压值时,可通过VPD为单片机内部RAM提供电源,以保护片内RAM中的信息不丢失,使上电后能继续正常运行。 ?ALE/PROG:ALE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用来锁存P0扩展地址低8位的地址信号;在不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也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的固定速率输出,因而它又可用作外部定时或其它需要。但是,在遇到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会丢失一个ALE脉冲。ALE能驱动8个LSTTL门输入。第2功能PROG是内部ROM编程时的编程脉冲输入端。 ?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ROM的读选通信号。当访问外部ROM时,PSEN产生负脉冲作为外部ROM的选通信号;而在访问外部数据RAM或片内ROM时,不会产生有效的PSEN信号。PSEN可驱动8个LSTTL门输入端。 ?

EA/VPP: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对80C51而言,它们的片内有4KB的程序存储器,当EA为高电平时,CPU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有两种情况:第1种是,访问地址空间在0~4KB范围内,CPU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第2种是,访问的地址超出4KB时,CPU将自动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程序,即访问外部ROM。当EA接地时,只能访问外部ROM。第2种功能VPP为编程电源输入。 ?

4.4个8位I/O端口P0、P1、P2和P3 ?

P0口(P0。0~P0。7)(39---32)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型的双向I/O口。第2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分别提供低8位地址线和8位双向数据总线。在对片内ROM进行编程和校验时,P0口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P1口(P1。0~P1。7)(1--8):是一个内部带提升电阻的准双向I/O口。在对片内ROM编程校验时,P1口用于接收低8位地址信号。

P2口(P2。0~P2。7)(21--28):是一个内部带提升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第2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输出高8位地址信号。在对片内ROM进行编程和校验时,P2口用作接收高8位地址和控制信号。

P3口(P3。0~P3。7):是一个内部带提升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在系统中,这8个引脚都有各自的第2功能。

1脚 空

2脚 空

3脚 38MHZ VCO

4脚 38MHZ VCO

5脚 外接电容

6脚 中频输出

7脚 伴音时钟

8脚 伴音数据

9脚 退耦

10脚 空

11脚 空

12脚 主电源

13脚 TV同步输出

14脚 地

15脚 空

16脚 外接电容

17脚 视频输入

18脚 IK

19脚 B OUT

20脚 G OUT

21脚 R OUT

22脚 ABL控制

23脚 R IN

24脚 G IN

25脚 B IN

26脚 输入切换

27脚 亮度IN

28脚 亮度OUT

29脚 B-Y OUT

30脚 R-Y OUT

31脚 B-Y IN

32脚 R-Y IN

33脚 SECAM输出

34脚 3.58MHZVCO

35脚 4.43MHZVCO

36脚 锁相环路滤波

37脚 电源

38脚 视频切换输出

39脚同步

40脚 行频方波输出

41脚 行逆程脉冲

42脚 滤波

43脚 滤波

44脚 地

45脚 东-西

46脚 场反馈端

47脚 场锯齿波输出

48脚 中频IN

49脚 中频IN

50脚 X射线保护

51脚 场锯齿波形式

52脚 场基准

53脚 AGC滤波

54脚 TU AGC输出

55脚 空

56脚 空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