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器的功率、电压、电流与用的导线之间的关系?

核心提示功率P=1.732*I*U*COSα1.732就是根号3I线电流 U线电压 COSα功率因数。导线的面积由电流大小确定。 在低压近距离用电中通常考虑1平方毫米带1.5~2A电流 。还有一种习惯性算法,就是功率数和电缆面积接近。比如三相

功率P=1.732*I*U*COSα

1.732就是根号3 I线电流 U线电压 COSα功率因数。

导线的面积由电流大小确定。 在低压近距离用电中通常考虑1平方毫米带1.5~2A电流 。

还有一种习惯性算法,就是功率数和电缆面积接近。比如三相380V用电,10KW的用电设备可以用10平方毫米导线,40KW用电设备,距离近就可以用35平方线,远点就用50平方线。

220v电压5千瓦功率配电线多大

应用到三相电路,线路的三个参数默认都是Y型接线,不存在题主所说的角型接线。

我们看下图输电线路的单相等值电路,但是为什么节点电压采用线电压,输电线传输的功率采用三相功率呢?这也是题主所困惑的问题,也是初学者在学电分时容易混淆的问题。

实际上,潮流计算的功率计算公式、电压降落计算公式按照单相推导出来的形式和按照三相推导出来的形式一致。实际潮流计算更多采用线电压和三相功率。

1.电压都是相电压、功率都是单相功率

设 ? ,以线路末端充电功率为例:

(1)

2.电压都是线电压、功率都是三相功率

再看线路末端充电功率:

(2)

我们发现,式(1)与式(2)最终结果形式相同。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已知量通常是线电压和三相功率,这就是用单相电路来计算三相电路的量。

如果按照题主的描述,硬要把对地电容接成角型,那么这时,容抗应该减小三倍,角接有相电压等于线电压,那么它的复功率为

显然,上式与(2)式是等价的。

给题主提个问题,采用标幺值进行潮流计算时,上述公式有何变化

功率5千w,电压220v,长度150米,需4mm?绝缘单芯铜芯线。

5kW/220V负载电流约为25A,4mm?绝缘单芯铜芯线安全载流量在33A左右,同时拉150M距离得机械强度够了。

380V带30KVA的设备,要看设备是三角型还是星型接法了。三角型的电流=总功率/(根号3*线电压)=30000w/(根号3*380v)=45.58A,需要至少45A的表。未加说明,都是指的括号前的数字,或是那种表示方法的前一个数。

扩展资料:

按照国标规定,1级表的话,最小启动电流为4‰的基准电流,即20mA就要能计量了;最大计量电流为Imax的120%,即超过24A就不能精确计量了。电表前端装有相应的保险丝,若大于20A的话,保险丝就会熔断,防止损坏电表。

三相的话,10-40A标明的是每一相的基准电流为10A,最大量程40A。

绝对不是什么“20A(40A)的表,表示它可以长期工作在20A上,短时间可以40A”。最大量程表征的就是持续情况下的最大允许工作电流。

百度百科-功率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