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水的结构是:跌(左右结构)水(独体结构)。
跌水的结构是:跌(左右结构)水(独体结构)。拼音是:diēshuǐ。注音是:ㄉ一ㄝㄕㄨㄟˇ。
跌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跌水diēshuǐ。(1)突然下降的水流。(2)水渠或排水沟中在水流突然下降的地方修筑的台阶状衔接设施。
二、网络解释
跌水使上游渠道(河、沟、水库、塘、排水区等)水流自由跌落到下游渠道(河、沟、水库、塘、排水区等)的落差建筑物。跌水多用于落差集中处,也常与水闸、溢流堰连接作为渠道上的退水及泄水建筑物。根据落差大小,跌水可做成单级或多级。跌水主要用砖、石或混凝土等材料建筑,必要时,某些部位的混凝土可配置少量钢筋或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跌水和陡坡是连结上下游渠道的防冲建筑物。它分为直跌式(水流成自由坡时状态直接跌入下游段)和陡坡(水流沿斜坡面流动和下游连接)两种。
关于跌水的成语
跌宕昭彰跌荡不拘跌弹斑鸠跌宕不羁_胸跌脚跌脚槌胸险象跌生
关于跌水的词语
升腾跌宕跌宕昭彰跌打损伤跌荡不拘跌弹斑鸠险象跌生跌脚槌胸一跌不振
关于跌水的造句
1、强化复氧后,跌水、深水和浅水区总体上的含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高坎下游泄洪常常采用水垫塘消能,挑跌水流可能对塘底产生巨大的冲击。
3、以混合均匀度为评价指标,通过生产性试验研究了可调式跌水网格混合器的混合性能及其机理。
4、通过合理的设计与科学的施工,迅速快捷地把跌水流转化为水膜流,能从根本上解决座便器翻泡的问题。
5、跌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渠系建筑物,当水流经过跌水口时必然产生缓流向急流的过渡。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跌水的详细信息
小南海是一个融山、海、岛、峡诸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水面海拔370.5米,面积2.87平方公里。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7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裹20余里”。至今,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 l一5米,大的10米以上,从数百米处被推置而来,在海口堆成大坝。坝南北长 l170米,坝高67.5米,溢流堰宽70米。 小南海,海周秀峰环列,海口奇石林立,沿海溪水萦回,海内汊港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扁舟渔影,绿女红男,穿梭于碧波之上;鸥鹭齐飞,鳞光荡漾,闪烁于海天之间。春夏秋冬,各有奇观;晨昏晴雨,幻化无穷。 朝阳岛是南海中第二大岛,因岛有朝阳寺而名。拾级登岸,即闻犬吠鸡鸣,一派田园风景。岛上珍稀古木铁尖杉气冲霄汉,古松虬曲接天连云,一泓竹色揭竿而起,碗口粗细密密实实一片葱笼。 湖心岛老鹤坪的东侧有金沙滩,一滩卵石排列井然,蛤蟆状与邻为伍,与水相戏,配上一岛的松风丛林,茶花烁木,相攀相扶,苍苍翠翠,美也美透了。 在南海三岛中,最大、最美的是牛背岛。这不仅因为它产生了许多优美如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神秘隽永,滋味绵长,更因为它恬淡自然,深藏不露。它也是一岛松风,杂花生树,四时不绝。岛上有猴群、麝香园,还有鸡狗猪羊,茅舍竹楼。牛背岛后的倒牵溪虽不宽, 却很深,隔断了岛与陆地的联系。彼岸是龇牙咧嘴的断壁残岩,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头入水的巨牛。 据专家论证,小南海作为全国保存原始风貌最好的地震湖泊,很有研究价值。海周和岛上又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森林资源丰富,有薄皮马尾松、黄杉、水杉、铁尖杉、香柏、紫柏香樟、楠木、银杏、黄檀、 白花泡桐等140多种乔木。动物有虎、豹、黄猴、羚羊、麝、大鲵、巨蚌等,鱼类有50多种,是四川的八大渔场之一和养麝基地。 因此,具有广泛的综合开发价值。石堤古渡位于秀山酉水河畔,是秀山通往洞庭湖的教好水路,这里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如桂林山水,气候适宜,物产丰富。
大木花谷景区位于中国-重庆市涪陵区大木乡,地处武陵山山脉,海拔1000米左右,距涪陵市区80公里。 大木花谷以全生态、未破坏的大自然山林景观为依托,利用花谷两边的群山延绵、绿郁葱葱,将景区内各种花卉成片种植,形成百花争艳、山水相依的峡谷花卉景观,并以此作为景区的主题及观光亮点。大木花谷是国内鲜见的高山花卉主题公园。 大木花谷景区观赏面积1000亩,林地面积8000亩,是少数为被破坏的自然谷底生态景区之一。景区内包含海棠花园、葵花园、百花园、人工湖、香草园、龙洞幽境等多个主要景点,展现出风格迥异的花卉景观。其中,夏季以盛开的向日葵花为主要花卉,包裹食葵、油葵及多种园艺品种的向日葵品种,呈现出别样的夏日葵花风情,春季盛开的二月蓝、鲁冰花;同时景区内的倒挂金钟、熏衣草、落新妇、美女樱等国内外多种花卉组成的花海胜景向游客展现一个美丽的风情花谷。 “环境优美乡”之一的涪陵大木乡,宣布将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中国的“普罗旺斯”,吸引中外游客到大木花谷休闲、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