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机进入游戏后按住1P键别松手,然后投币就返回主菜单了。
街机(Arcadegame),是置于公共娱乐场所的经营性专用游戏机。也可称为大型电玩(在台湾又有俗称作“大台”),起源于美国酒吧、餐馆、娱乐场所中流行的商业投币式娱乐机械。广义的投币式街机最早可追溯到1920年代。
类型包括弹珠台、投币式电动机械游戏、抓取式娃娃机、返券式游乐机等。狭义的街机特指以计算机程序形式,在投币式框体里营运的商业电子游戏。
在街机上运行的游戏叫街机游戏。营运街机的专门场所,在国内曾繁荣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一般称之为游戏厅、电子游艺厅、机厅或机房、币厅或镚儿厅。
框体有两种--直立框体和平躺框体,直立框体竖直立于地面,高度高于宽度,显示器与地面成一定角度但不平行,通常适于站立进行游戏。
平躺框体横置于地面,宽度大于高度,显示器与地面平行,适于坐著进行游戏。框体是由机器的外壳(通常是木制品)和内部电子元件构成,直立框体的外壳可分为框头、框面、控制面板、框腹、框侧板和框后板。
无法设置。
1888年,德国人斯托威克根据自动售货机的投币机构原理,设计了一种叫做“自动产蛋机”的机器,只要往机器里投入一枚硬币,“自动产蛋鸡”便下一只鸡蛋,并伴有叫声。这台“自动产蛋机”就被人们看做为投币游戏机的雏形机。
本世纪初德国出现的“八音盒”游戏机是真正开始用于娱乐业的游戏机。只要一投币,音盒内的转轮便自动旋转,带动一系列分布不均的孔齿敲击不同长度的钢片奏出音乐。
后来,著名的魔术师伯莱姆设计了投币影像游戏机。虽说是影像,却仍旧是机械式的,操作者投币后可以从观测孔看到里面的木偶和背景移动表演。
在经济萧条的年代,世界各地赌博业却异常兴旺,因而许多投币如扑克牌机(俗称耗子机)、跑马机、高尔夫弹珠机等纷涌而起,取代了健康的娱乐业。直到三十年代,美国兴起了对抗竞技的模拟游戏,其中模拟枪战的“独臂强盗”游戏机大受欢迎。此后,模拟各种体育运动(比如打靶、篮球)的游戏机也相继出现在娱乐场。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投币游戏机大都属于机械或简易电路结构,游戏者也是青年、成年人居多,场合仅限于游乐场,节目趣味性较差,而且内容单一。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战后的1946年出现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其技术成就渗透到各个领域,一个娱乐业革命也在有了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