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矿产资源
古老而又神秘的神垕镇有文字记载是从明朝开始的,而其名字的由来一直是一个谜。《新华字典》里专用字“垕”字介绍:“垕,神垕,地名,在河南省。”而《辞海》又将神垕作为多次钧瓷故乡作了简明的介绍。从出土的关沙、红陶、篦纹灰陶推断,早在夏商时期神垕就有人群住,并从事农耕和治陶,由陶而瓷的进化演变说明神垕历史与华夏文明历史几乎是同步的。 唐宋以来的灿烂钧瓷文化,使神垕中外驰名,与此同时,许多古典传说也为古镇增添了神秘色彩和历史文化亮点。历史上汉高帝略地赏猎于大刘山;汉光武帝在神垕境内的传奇遗迹;
汉将邓瑜在这里屯兵打仗,智退敌兵的故事;李自成起义军兵驻神垕;清代捻军两次攻克神垕;
抗日战争时期,闻名豫西的神郏抗日根据地和壮烈的乾鸣山保卫战;钧瓷职业学校;地下党组织斗争经历, 历代窑民不屈不挠的罢工斗争;更有那历经沧桑的伯灵翁庙和神奇的“金火圣母”等神话传说。 2005年11月12日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时是国家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中国钧瓷之都。神垕镇东接禹州市鸿畅镇,南临郏县,西与禹州市磨街乡交界,北与禹州市文殊镇相连。神垕镇地处伏牛山浅山区,镇区内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凤阳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东西走向横亘在中部的乾明山把全镇分成两个狭窄的盆地。
神垕镇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冶陶。自唐代出现钧瓷以来,神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
宋时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鸿畅都,清时属文风里。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之繁华。
驾车路线:全程约15.4公里
起点:农村信用合作社(磨...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520米,左转
2.行驶170米,右转进入燕磨路
3.沿燕磨路行驶140米,直行进入燕磨线
4.沿燕磨线行驶850米,进入燕磨路
5.沿燕磨路行驶2.8公里,右前方转弯
6.行驶480米,左前方转弯
7.行驶2.7公里,左前方转弯
8.行驶180米,左前方转弯
9.行驶3.2公里,稍向左转进入犁辕南路
10.沿犁辕南路行驶1.4公里,右转进入S325
11.沿S325行驶1.6公里,调头进入S325
12.沿S325行驶850米,过右侧的唐庄村约300米后,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禹州市鸠山镇唐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