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经验。
相信一面之词,大学生的创业经验比较少,社会阅历也不高,在面对一些说辞的时候总是很容易轻易的相信,所以相信别人的”一面之词“的现象比较多,这种轻易相信别人的思维很容易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给自己多留个心眼是很关键的。
不管是面对自己是员工还是自己的合作伙伴,都要给自己多考虑一些。
原因二:过多相信理论,高学历的创业者往往有纸上谈兵的倾向,他们把各种营销曲线模型和时髦的商业模式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可到了本土商业实战上,却寸步难行。
刚来北漂不久的小李就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看似不错的工作。金主是一个创业公司,整个公司的状态都是忙忙碌碌、天天加班、不眠不休。
经历了连续工作25天之后,小李终于顶不住了。新晋职场小白小李要面临大多人人曾经经历过的困境。是继续留在这个工作起来要人命的公司还是找一个相对不那么窒息的工作?
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久,她是一个普通院校毕业出来的硕士,没有名校背景,也没有显赫的家世来做支撑,孤身一人到北京来已然是下了很大决心,做了很多小城市女孩子不敢做的决定。
? 初来北京的兴奋已经被北京拥挤的交通和居住环境冲落的七七八八了。北上广并不是当初想的那么美好。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能够将一个人的热情、激情统统抹杀。很多逃离北上广的人可能对北上广再也不抱任何期待。
小李对北京还是有期待的,她经历了拥挤到要吐的地铁,累到沾床就睡的状态等等考验。与公司老总的谈话当中隐隐约约感觉到老总的不满足。创业公司的要求是员工可以几个月不休息分秒必争的高效工作。尽管小李做了很多努力,离这个目标还是有距离。小李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整个人的状态都已经达不到朝气蓬勃了。
? 小李最后还是做了决定要离开这个公司。这样的压力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
小李加入了一个自发写作的组织,一个写作的时间她都无法空出时间来做,每次都草草了事,看着很多组织里的同志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自己却停滞不前,保证有作品已经是最大极限了。
? 生活永远在是忙忙碌碌的进行着,不会因为个人的存在与否而有一丝改变。路上形色匆匆的人群构成了这个城市的节奏,紧紧凑凑,似乎永远都是一个演奏到高潮的交响乐永远没有停歇。
小李也会湮没于人群当中,匆匆忙忙。未来她的人生会怎么样谁也无法预知。只有匆匆忙忙是永恒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