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简称青,古称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国时期始称青海。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古为西戎地,汉为西羌地。 1928年设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七十二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万人。
省内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的发源地,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
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青海属大陆性高原气候,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农业以小麦、青稞、蚕豆、马铃薯、油菜为主。日月山以西为牧业区,属高原牧区,牡区内草原广袤,牧草丰美,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之一。
青海在哪里
青海就是青海省,青海省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形下降,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 土族、 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青海的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做到色、香、味、形都与各民族的古风乡俗,边塞风情融为一体。
青海省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23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辖西宁市、海东市两个地级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等6个民族自治州,共48县级行政单位。青海省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518万。青海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三江源头”“江河源头”、“中华水塔”。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脉和谷地大都终年积雪,广布冰川。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谷地。西部极为高峻,自西向东倾斜降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山系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架。其地形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个自然区域。 青海的地形大势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间分布的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地理位置 (89°E~103°E;31°N~39°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