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的景点有哪些

核心提示衡山景点有:藏经殿、方广寺、万寿大鼎、水帘洞等。 藏经殿 藏经殿在祥光峰下,是南朝陈废帝光大二年(568年)慧思禅师所建。由于明太祖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所以称为“藏经殿”。以后又相继改为祥光寺、普光寺,后来仍叫藏经殿,现在的建筑

衡山景点有:藏经殿、方广寺、万寿大鼎、水帘洞等。

藏经殿

藏经殿在祥光峰下,是南朝陈废帝光大二年(568年)慧思禅师所建。由于明太祖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所以称为“藏经殿”。以后又相继改为祥光寺、普光寺,后来仍叫藏经殿,现在的建筑是1933年所重建。

方广寺

方广寺,在南岳区莲花峰下。寺名方广,取佛说十方广布之意。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后历经各朝代修葺。寺中有宋徽宗写的“天下名山”四字。

万寿大鼎

万寿大鼎,全称“中华万寿大鼎”,是被世界吉尼斯确认的“世界第一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寿字最多的青铜器。中华万寿大鼎是南岳中华万寿坛景区的中心景点,位于南岳衡山的驾鹤峰上。

水帘洞

水帘洞位于南岳乡水帘村,距南岳镇4千米,古名朱陵洞,传说与衡阳石鼓山上的朱陵洞相通。水帘洞水源来自南岳紫盖峰顶,流经山洞,汇入6米余宽,深不可测的石洞,水满溢出,垂直下泻,形成瀑布,高60余米。

『1』水帘洞x0d 自南岳镇向东北行约4公里,入曲折小径,过石桥,沿溪行百步许,便是水帘洞。它坐落在紫盖峰下,人称“紫盖仙洞”。洞夹在吐雾、香炉两峰之间,山光水色,相映生辉。x0d 水帘洞的水,由紫盖峰分支而来,经山涧汇入石洞,洞宽二、三丈,深不可测,水满溢出,形成二十余丈飞瀑奇观,银光夺目,寒气逼人,它与石壁间隔尺余,是一道燕飞不进、风吹不散的水帘。x0d 水帘洞左岸有龙神祠,祠畔有雪浪亭,以水帘瀑色如雪,声如激浪得名,颇有诗意。x0d『2』龙凤溪x0d 龙凤溪发源于祝融峰北麓,是一条充满神奇色彩的溪流,十里长溪大部分穿流在原始森林之间。由于山峰高耸,山势险峻,溪流大起大落,造成14处瀑布奇观,最高一处瀑布落差达260米,比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还要高,主要景点有龙凤潭、一线天等。x0d『3』回雁峰x0d 靠近湘江之滨,在衡阳湘江上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附近。立在回雁峰,不仅可俯瞰大桥,还可纵观衡阳城全貌。x0d 回雁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古人一直认为,北来的大雁南飞至此处便不再南飞了,只等来年春天再飞回北方,故名。杜甫就写过“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x0d 回雁峰的山门是一座石砌牌坊,过山门不远后有半山亭,再往上走,越过“百步云梯”后就可到达顶峰,峰顶有雁峰寺。据史籍记载,这座寺庙建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时称乘云寺,唐以后改称雁峰寺,它与花药寺、西禅寺、罗汉寺并称为衡阳佛教禅宗四大寺院,历代有不少高僧都曾来此参禅。x0d 在回雁峰还流传着一位古代歌妓的故事。唐德宗光启年间,一个叫王幼玉的歌妓住在回雁峰下,她有着艳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韵,她唱的《雁归来》被人赞为“秋满潇湘浦,歌彻回雁峰。”后来她与一位叫姓柳的青年富商相爱,其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两人虽然矢志不渝却仍天各一方。一天又一天,王幼玉登上回雁峰,一边唱着柳郎写给她的诗一边等待她的心上人回来,大雁听到她的歌声徘徊不肯离去。她就这样唱呵唱,直到力尽坠下山崖。x0d『4』福严寺x0d 在掷钵峰下,距半山亭五里许,绕过磨镜台,沿公路而下便是。x0d 此寺创建于南朝,最初的名字叫般若寺。至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佛教禅宗七祖怀让和尚在此宣讲“顿悟法门”之学说,故此寺又被称为“天下法院”,宋朝改名为福严寺。x0d 福严寺立于茂林修竹掩映之中,十分古雅,寺内有岳神殿、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等古香古色的殿堂。寺外的山岩上有三生塔,塔中埋着福严寺开山僧慧思和尚的遗骨。寺东有一口方形的石井,井里有清泉涌出,井壁上有“虎跑泉”石刻,泉旁有镌刻石碑,碑文记述着当年慧思祖师开辟道场的轶事。x0d『5』忠烈祠x0d忠烈祠位于延寿亭附近的香炉峰麓罗家湾上。出南岳大庙,过胜利坊,沿登山路盘旋而上,横过玉板桥不远,便是庄严肃穆的忠烈祠。它始建于1939年,1943年竣工,是为了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修建的。1997年12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0d  祠的形制是仿效南京中山陵开阔式建筑群模式,坐南朝北,依山势布局,前低后高,左右对称,错落有致,排列有序。东西宽60米,南北长240米,数百级花岗岩石蹬,将古色古香的牌坊、上下大殿、炮塔和“七·七”纪念碑连成一体。右上有四柱碑一座,再上是石墙碧瓦的纪念堂。四周围以石栏,宫殿式的中厅,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将殿宇衬托得更加朴素大方、端庄凝重。祠的两厢,有两座万人塔,十三座坟冢,安葬着抗日时期第九战区的阵亡将士,墓地周围玉兰飘香,青松滴翠。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