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放大电路中常采用负反馈而不少用正反馈求解

核心提示在放大电路中采用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稳定工作点,提高放大倍数,能扩展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而正反馈虽然能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但会使放大电路性能下降。所以,在放大电路中常采用负反馈而不采用正反馈。

在放大电路中采用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稳定工作点,提高放大倍数,能扩展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而正反馈虽然能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但会使放大电路性能下降。所以,在放大电路中常采用负反馈而不采用正反馈。

反馈电路

在各种电子电路中都获得普遍的应用,反馈是将

放大器

输出信号

(

电压

电流

)的一部分或全部,回授到放大器输入端与

输入信号

进行比较(相加或相减),并用比较所得的有效输入信号去控制输出,这就是放大器的反馈过程.凡是回授到放大器输入端的反馈信号起加强输入原输入信号的,使输入信号增加的称

正反馈

.反之则反.

按其

电路

结构

又分为:电流反馈电路和电压反馈电路.正反馈电路多应用在电子

振荡电路

上,而负反馈电路则多应用在各种高低频

放大电路

上.因应用较广,所以我们在这里就负反馈电路加以论述.

负反馈

对放大器性能有四种影响:

1.负反馈能提高放大器增益的

稳定性

.

2.负反馈能使放大器的

通频带

展宽.

3.负反馈能减少放大器的失真.

4.负反馈能提高放大器的

信噪比

.

5.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出

输入电阻

有影响.

图F1(暂时没有)是一种最基本的放大器电路,这个电路看上去很简单,但其实其中包含了

直流电流

负反馈电路和

交流电压

负反馈电路.图中的R1和R2为BG的

直流偏置

电阻,R3是放大器的

负载电阻

,R5是直流电流负反馈电阻,C2和R4组成的支路是交流电压负反馈支路,C3是交流

旁路电容

,它防止

交流电流

负反馈的产生.

一.直流电流负反馈电路.

晶体管BG的

基极

电压VB为R1和R2的分压值,BG

发射极

的电压VE为Ie*R5那么BG的B、E间的电压=VB-VE=VB-Ie*R5.当某种原因(如温度变化)引起BG的Ie

↑则VE↑,BG基

发极

的电压=VB-VE=VB-Ie*R5↓这样使Ie↓.使直流工作点获得稳定.这个负反馈过程是由于Ie↑所引起的,所以属于电流负反馈电路.其中发射极

电容

C3是提供交流

通路

的,因为如果没有C3,放大器工作时

交流信号

同样因R5的存在而形成负反馈作用,使放大器的

放大系数

大打折扣.

二.交流电压负反馈电路

交流电压负反馈支路由R4,C4组成,

输出电压

经过这条支路反馈回输入端.由于放大器的输出端的

信号

与输入信号电压在

相位

上是互为反相的,所以由于反馈信号的引入削弱了原输入信号的作用.所以是电压负反馈电路.R4是控制着负反馈量的大小,C4起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当输入的交流信号幅值过

大时

,如果没有R4和C4的负反馈支路,放大器就会进入饱和或截止的状态,使输出信号出现削顶失真.由于引入了负反馈使输入交流信号幅值受到控制,所以避免了失真的产生.如果反馈信号与系统给定值(输入量)信号相反,则称为负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与系统给定值(输入量)信号相同,则称为正反馈。

一般闭环控制系统均采用负反馈,又称负反馈控制系统。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