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就是后世尊称“温成皇后”的那位——只是直到她死后,才被册封为皇后,现在她的身份依然是贵妃。张氏是最会讨仁宗欢心的妃子,曲意逢迎,费尽心机,她数次几乎将正宫皇后的位置抢到手,甚至使皇帝差点破格为自己的父亲加官进爵。可惜,因为有包拯义正辞严地进谏力争,才算作罢。
没关系,张贵妃还有别的神奇思路,比如,她酷爱吃金橘。于是,自江南而来的货船中,时而有那么几艘受到格外的关照,从船夫、水手到搬运工,无不小心翼翼。掀开船上的芦棚,其中被当作珍宝般保护着的货物露出尊荣,一盆盆约一人高的植物,挂的果实有些像柑橘,但比柑橘小得多,不过弹丸大。起初少有人知道这就是“金橘”,看热闹的百姓只知道这些来自南方的珍果,下得船来,被搬上马车,运去开封。
仁宗:happy wife, happy life。(误):台北故宫
金橘作为贡品,在宋仁宗明道年间(约公元1033)出现在了开封。大概如同古代佛手、木瓜的用途一般,中原人士最初喜爱金橘,是爱它的香味和光彩照人的模样,所以虽然被当作珍奇果品,价格却不算高,毕竟就是个摆设嘛。
可是从张贵妃开始,一切都悄然改变了。张氏爱吃金橘。不知道她怎么想的,金橘确实能吃,但当时有柑橘可吃,为什么一定要吃这摆设呢?反正贵妃爱吃,宋仁宗也就由着她的性子了。从南方运送来的金橘,为了能在路途中保鲜,最初是连着植株一起运送的。
贵妃爱吃,吃金橘的习俗也渐渐从宫中传到了民间。于是人们对金橘的需求量多了起来,金橘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水果商开动脑筋,发现将金橘果子藏在绿豆中可以起到保鲜的效果。此后,船上运来的金橘不再需要挂在枝头,而是埋在绿豆里了。
我扔一颗金橘,你敢接吗?
宋仁宗没有怀疑过张贵妃以及她要吃金橘的原因。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或许拥有金橘,就能拥有皇帝的宠爱。这事儿要从唐朝说起。唐朝末年,金橘也是难得的来自南方的贡品,进入宫廷的数量一季不过数百粒而已。诗人王建就曾在《宫词》中写下唐皇抛金橘选妃的故事:
丛丛洗手绕金盆,旋拭红巾入殿门。
众里遥抛金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
这就好比抛绣球,谁接着就是谁了。所以张贵妃是不是想要效仿唐朝,独占宫里的金橘,从而独占皇恩呢?宋仁宗自己也不清楚。如今我们只知道,金橘从仁宗年间起开始在中原流行,士大夫们纷纷夸赞这种水果。因为果实清香,金橘被看作品格高尚的植物,文人待客奉上金橘,可谓隆重了。名士梅尧臣因席间见有金橘,作诗赞道:
越橘如金丸,烂然已盈箧[qiè]。
谁传岭外信,尚带霜前叶。
莫嫌道路远,得与樽俎接。
主人无吝心,怀归予敢辄。
金橘一箩筐。:pixabay
在北宋时,金橘的珍贵不仅仅在售价,也在于心意。相比开封,西京(洛阳)的金橘更加难得。文士席汝言在洛阳亲自栽种金橘,一年收成仅得六枚,其中四枚献给了当朝名宿富弼。富弼专门招来客人观赏,其中就有司马光。
司马光专门写了好几首诗来记述赏金橘一事,说“物不须多且赏奇”,又赞其“圆小香黄珠颗垂”,但终究是观赏就够了。他的最后一首诗说:
弊居橘亦自南移,爱护栽培费岁时。
前此实成酸苦甚,应由与德不相宜。
司马光自己种的橘子酸苦,金橘就一定香甜吗?金橘好不好吃,他只字未提。
我猜不好吃,看看模样就得了。心意到了,不好吃也不能说,忍着吧。
水果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水果营养价值不同,适合的人群也是不一样的呢。金桔大家都很熟悉的吧,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类型,而且营养物质丰富,它可以有促进食欲的作用,下面就来介绍金桔的营养价值以及适合人群等一些小常识吧。
金桔的营养价值
1.金橘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2.金橘对血压能产生双向调节,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之非常有益;
3.金橘有行气解郁,消食化痰,有生津利咽醒酒的作用;
4.常食金橘还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
金桔可以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可以有保护血管的效果,对于缓解积食啊或者是咳嗽等情况有好处,还可以有预防感冒的作用哦,可以调免疫力,适合的人群也比较多,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金桔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胸闷郁结、不思饮食者或伤食饱满、醉酒口渴者,急慢性气管炎、肝炎、胆囊炎、高血压、血管硬化者更加适合食用;
2.脾弱气虚者不宜多食,糖尿病患者、口舌碎痛、牙龈肿痛者忌食。
金桔的储存方法
保存桔子可以用水溶解少量小苏打,然后把金橘放入小苏打水中浸一下,拿出来让它自然风干后,小苏打水就在金橘表面形成了保护膜,再装进保鲜袋中密封保存即可。这样处理过的金橘可保存1~3个月。
一般食用不完需要保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即可。
关于金桔的营养价值以及适合人群等一些小常识,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从上面的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的是金桔的营养物质丰富,适合的人群比较多,可以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体质,大家可以试试。